石浦|?象山79岁老人慈善一线一干20年,每月600元补贴入不敷出无怨言

石浦|?象山79岁老人慈善一线一干20年,每月600元补贴入不敷出无怨言
文章插图

79岁了,不在家颐养天年,仍奔波在慈善一线;
曾是乡镇“一把手”,退休后慈善事业一干20多年;
前10来年每月仅拿600元补贴,入不敷出毫无怨言……
她就是黄菊英老人,象山县石浦镇慈善分会会长,2020年度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
齐肩短发,朴素衣裳,人群中,她是如此普通;大爱无言,一心为民,人世间,她是如此耀眼。
“慈善靠众人众力,不能光靠政府”
干慈善工作前,黄菊英一直在做领导的。
此前,她担任过定塘乡党委书记、石浦镇人大主席等,长期工作生活在象山南部乡镇,与当地乡亲结下深厚感情。
2000年退休后,黄菊英听从组织召唤,开始从事慈善工作,2003年担任石浦镇慈善分会会长。
石浦是象山南部经济重镇,有8个社区、6个居民点,36个大建制村,10多万常住人口。
虽然现在政策好,发展也快,老百姓生活好了,但地广人众,仍有少数群众因病因残,导致生活艰难。
每次上门走访,黄菊英耳闻目睹困难群众的艰辛,总是泪眼婆娑,心情沉重。作为一名老党员,她暗下决心:多筹善款,多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好事。
万事开头难。那时镇慈善分会刚成立,手头没有分文,当年县里下达的募捐目标是10万元。怎么办?
黄菊英手攥200多家企业名单,一家一家登门拜访。3个月时间,走遍全镇较有规模企业。
石浦|?象山79岁老人慈善一线一干20年,每月600元补贴入不敷出无怨言
文章插图

有一次,黄菊英联系到一家企业募捐,哪知老板途中有急事,60多岁的她和工作人员硬是在门外等了两个多小时,募款1000元。“钱不多,但想到能多救助一个人,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看着黄菊英拖着疲惫身体,风里雨里奔波,四处筹钱,有同事看不下去了,劝她:“也是当过领导的人,整天低三下四求人,不难为情?”黄菊英笑着回答:“为困难乡亲筹钱,有什么丢人。”
有人提醒:“年纪介大了,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可以了,能募多少就多少,不足镇财政会填付的。”黄菊英摆摆手:“上门不上门,感情和效果是不一样的,慈善靠众人众力,不能光靠政府。”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石浦分会累计筹集善款50.39万元,远超募捐目标。
“慈善不单是募钱撒钱,重在倡导人人向善”
慈善是条大河,靠的是涓涓细流。
为了扩面续源,黄菊英一有空就回访施善企业、爱心人士,听取意见建议;每年助学,黄菊英尽量家家探访,人人见面;每有企业、个人献爱心,都会及时送上捐赠证书,上门致谢。
亲力亲为,不单单是为募捐,更是通过走访宣传,播下了爱心种子。“慈善不单单是募钱撒钱,重在倡导人人向善,营造一种温暖大爱的氛围。”黄菊英说。
2005年的一天,石浦慈善分会门口,黄菊英等人给一群小朋友分发助学红包,慈祥地抚摸孩子们的小脑袋,勉励他们勤奋好学。“谢谢阿姨、谢谢阿婆”,孩子们欢笑声格外明丽。
这一幕,刚好被骑车经过的凤上村村民叶维芳看到,顿时心头一暖,眼眶湿润。
回家后,叶维芳在饭桌上说起这件事,想着也捐200元。没想到,其丈夫、儿子双双赞成。开拖拉机的丈夫说:“今天我多拉几趟,赚500元,全捐了。”读小学的儿子,翻出箱底里100元压岁钱塞给母亲。第二天,叶维芳代表全家捐款800元,黄菊英接过钞票,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从此,叶维芳与石浦分会结下不解之缘,16年里捐助从未中断,去年其儿子毕业打工后,全家捐款额增至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