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防蚊秘诀:用蚊帐把整个宫殿罩起来( 二 )


“具体地说,给老太后寝殿搭天棚,目的是做成一个大蚊帐,把宫殿罩起来 。而这蚊帐是非常的大,包括整个乐寿堂 。对天棚的要求也必须是严丝合缝,不许有一点空隙往里飞蚊子钻蠓虫 。
“前边我说的天下一绝,就是指棚匠搭天棚说的 。北京的棚匠出奇的巧 。巧到通神的地步 。只要你能画出样子,他们就能扎出来,这俗名彩活 。庭院里一草一木不许移动,更不许挖坑动土,把沙篙(桅竿)往方砖地上一戳,用绳子一捆,全凭各方面的拉力,就把天棚搭起来了 。不许用一尺铁丝,也不许用一根钉子 。搭成起脊的天棚,飞檐鸱尾,跟正式宫殿一样 。四面有通风进阳光的窗子,窗子里有像浏阳粗夏布似的窗纱,窗子根据晨昏晴雨不同的风向,可以随意地开阖 。不管刮旋风还是下暴雨,天棚安然不动,不许进一星水点儿 。四面都有泄水的垅沟,包括乐寿堂正殿在内 。最出奇的是天棚和乐寿堂接榫的地方,好像天棚伸出长舌头一样,伸在乐寿堂的殿廊底下,把乐寿堂的雨水全接住,顺着天棚的垅沟宣泄在外面,更重要的是把乐寿堂和天棚之间的缝隙全堵死,蚊子、蠓虫绝对进不来,保证老太后舒舒服服地过一个夏天 。这种搭棚和光绪大婚前因贞度门失火后焚烧太和门,彩扎起来的太和门不同 。那是应急,这是燕居,要由五月初到八月底,朝夕都在这天棚里,不精致实用是绝对不行的 。屋里的陈设,有宝座,宝座后有八字屏风 。前面也有炉、瓶等一切陈设供奉 。旁边有矮榻,榻上有倚枕,即迎手,榻下有矮脚凳 。总之,这里的一切据老太监们说,和养心殿一样(我们是不许去养心殿的) 。记得很清楚,每年五月节吃粽子的时候,天棚已经搭好了 。
网络配图
“早晨起来第一个进宫门的数不上梳头刘了,而是一个老太监领着个小太监,小太监担着两只鹦鹉蹒跚地走来 。他们像钟表一样,到什么时辰干什么活,一丝也不乱 。可怜的老太监,已经过了五月节了,上身穿的已很单薄了,可下身还是鼓鼓囊囊的 。据说他们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多有淋尿的病,腰里不论冬夏,要围着大手巾,越到年老越厉害 。我最初不明白,以后才知道 。最明显的是膝盖上的护膝,常年缝在裤筒里,到了夏天显露得最清楚了 。他们随时随地都有跪在地上的可能,不论什么地方,假山石上,沙岸旁边,该跪一定要跪,丝毫不能犹豫,所以裤筒里要常年缝着护膝 。这就是当上差的难处 。阔太监秋冬的裤筒子要用最好的皮子 。李莲英用金丝猴皮作裤里子,又柔软又轻松又治关节疼痛 。——老太监穿着臃肿的裤子缓慢地走着 。他们脑子里都有一个表,不管多慢但特别准,当的差事要准时做到 。他们由东边台阶上来,须要走多少步,办完差事由西边台阶下去,须要走多少步,差不多心里都有数 。他们就这样面带微笑,向前躬着身子,有条不紊地伺候着老太后 。小太监把两只五彩的鹦鹉送来后,挂在天棚的正门里,它俩的嘎嘎的呼声夹杂着‘老佛爷吉祥’、‘老佛爷万寿’的叫声,冲破了乐寿堂寂静的早晨,哄得老太后高兴,大家也图个顺当 。清早起来谁不求个吉利呢!
“有了天棚以后,老太后的活动就在天棚里,除解溲、洗澡、洗脚、睡觉以外,经常不进屋里 。前面说过,老太后是不愿意闻吃完饭的菜味,所以膳桌摆在东南角上 。这里比储秀宫宽敞多了,老太后爱豁亮,正遂他老人家的心愿 。
“送水的、送点心的在台阶上来下去,鞠躬似地走着,人渐渐多了起来 。吃过早膳后,老太后照例出来遛弯儿 。经常在乐寿堂外台阶下观赏一群鸽子 。老太后对花鸟虫鱼、古玩玉器都爱,兴趣是多方面的,对鸽子也十分爱好 。皇家的园林讲究有珍禽异兽,鸽子也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