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二 )


刘备得了荆州后,又占领了蜀地,收降了名将马超 。关羽听说马超的本事很大,就写信给军师诸葛亮,请他向自己介绍一下马超的能力 。诸葛亮了解关羽,知道他不愿意看到别人取代自己的位置,便给他回了封信:“马超文武双全,非常勇猛,是一代英雄,与汉初大将黥布、彭越等人相仿佛,与张飞的本事不相上下 。但是,他绝对不能和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提并论 。”
直言不讳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 。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 。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淮北各军 。可是此时的刘波正身染重病,闭门不出 。
接到天子命他北上的诏书,刘波感到非常为难 。他的身体很虚弱,这使他不能在平定北方的行动中建立功勋,可是他又不能说:“皇上,您的任命错了 。”因此,刘波的内心非常矛盾 。
刘波想了一阵,还是觉得不能贻误国家大事,就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真实意见,供朝廷进行参考 。他边写边想,如今自己身染重病,皇帝就是看到奏疏龙颜不悦,也不便责备他这个病人 。
他写道:“我想起本朝开国的历史,再联想到如今的时势,因此暂把戒律放在一边,放肆、直率、毫不隐瞒地把所想到的话都讲出来,希望您能采纳我的意见 。”
在奏疏中,刘波不但指出自己无法承担重任,还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治国之术,以及怎样任用人才都写在上面 。
没想到刘波的病情越来越沉重,等到他写好奏疏以后,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
克己奉公
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zhài)遵 。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皇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实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 。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 。等他年老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就是这样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十分怀念 。
后来人们就把祭遵的这种高尚的精神概括为成语“克己奉公”,用来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 。
鞠躬尽瘁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 。他平定南方以后,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曹魏,为蜀国的生存争夺空间 。
过了一阵子,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 。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1、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2、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