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风俗 中元节风俗有哪些( 二 )


山东:长岛的渔民用木板做成船,上面贴上“XX”的纸条或溺水者的牌位,上面放上食物、衣服、鞋袜,然后点上蜡烛 。已婚男人把船放入大海 。在沾化县,家家户户收集凯尔和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马房”,请祖先放进去祭祀 。凌渡县称中秋节为“掐节”,家家户户都吃简陋的饭菜 。
陕西:临潼县7月15日烧纸祭拜麻姑 。在城固县,农民会在中秋节喝酒,这被称为“挂锄头” 。烟台的农民在中秋节的早上去田里,挑选更高最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取名为“田放” 。
中秋节“兰盆节”在上海七宝古镇举行 。
江苏:吴县居民在中秋节时用锡纸折叠金锭,沿路焚烧,称为“鬼缘” 。仪征县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纸鬼,里面有碗灯、赌徒、酒鬼、高官 。宜兴县中元节河里有四条船,一条是火焰口,一条是佛祖诵经,一条是锡箔元宝烧,一条是河灯 。在这一天,东县的村民吃扁食,这是一种用面粉和糖制成的簸箕状食物 。上海放河灯时,船尾用红绿纸灯笼装饰,称为“独孤” 。
四川:在四川省,中原地区有烧纸祭祖的习俗 。即把一叠纸币封在一个小信封里,信封上写着收信人的姓名和头衔,收到的信封数量,换丝人的姓名和时间 。据说鬼门关在7月15日,各家都要“送孩子去石鼓” 。成都人用纸绑一个“花盘”,放上纸钱和水果供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说:“各位朋友、邻居、前住客、不忍回去的鬼,请放上花盘,送你们回去!”之后后端在屋外焚化 。
浙江:嘉善县中秋节期间的雨水预示着水稻丰收 。在桐庐县,人们在中秋节晚上唱锣,在野外撒米,这被称为“给食物” 。浙东兰舍社请了24个老太太念经,“走八卦阵” 。中秋节在天台吃“饺子饼”和春卷差不多 。还有贴路灯的习俗 。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个敲锣,一个敲梆子,一个提灯笼,一个沿途撒咸饭,一个沿途做香(插在一个红薯或芋头上),一个沿途做豆腐和饭团(放在一棵大树上),大约每百步祭祀一次 。
江西:吉安人中秋节烧纸锭,孕妇禁止叠纸锭 。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烧了之后是不能被鬼带走的,也是不可能送到冥界的 。释放火焰时,法师向观众投掷包子和水果 。传说有个女人抢了个包子,第二年就有了孩子 。一个抢包子的孩子,这辈子都不会害怕 。安远县的祭祖从7月12日开始,早晚烧香烧茶 。十五晚上,烧衣服,给纸钱 。
福建:闽南人在七月半祭拜时,会先在各种水域放灯迎客,帮逝者点灯引路,邀其共享香火,称为“水灯” 。纸糊似宫殿,上有蜡油,下有五颜六色的三角纸旗,称为“普渡旗” 。旗上用毛笔写着“赞美赞美中华元”、“赠”、“拜荫光”、“夜光”等字样,并写上名字让好兄弟(闽南语,敬逝者)说,水上灯飘得越远,恩人越有福 。[20-21]
中秋节荷叶灯笼
广东:在中国南方,有在7月14日祭祀的传统 。这一天,无论贫富,人们都要准备好餐桌、香烛和纸钱,祭奠祖先,以示缅怀 。广东人称之为“七月十四” 。旧时居民到鬼铺购买金银纸衣(即各种彩纸,一般认为是用来做鬼衣的)、银币(冥币)、元宝,装在纸袋中密封,俗称“袋” 。下午用祭品和水果祭拜祖先,祭拜后焚烧鬼衣(袋),俗称“焚衣” 。晚上各种鬼,米,菜,酒,香纸等 。被供奉在门前,给了无主之鬼 。祭祀结束后,你把鬼烧了,把祭品(酒饭)留在门外不拿回来,就是俗称的“烧幽处” 。港澳的中原风俗与广东一致 。
广西:桂林人通常在每月14日举行祭祖节 。整个节日从7月7日开始,到7月14日晚上结束,其过程就是迎祖、送祖、追祖的过程 。有的地方从7月7日起迎祖,有的7月13日迎祖,但7月7日要“备饭”(即祭祀);7月14日晚,我们告别了祖先 。晚饭前的祭祀结束后,我们会举行一个告别祖先的仪式,直到晚上10点左右 。同时在路口焚烧刻有祖先名字(不同家族写有多少代祖先)的“钱包”和持票人、导王的“钱包”纸币,洒米、水、米 。其复杂而严肃的过程是当地仪式中最复杂的节日,也是当地人非常重视的节日 。在广西,7月14日也被称为“鸭子节” 。人们认为死人可以站在鸭子身上,通过鸭子的马车在死人和死人之间自由穿梭 。此外,还有“烧包子”的习俗,一般是先祭祖,再烧衣服给鬼吃 。祭祖的食物和酒必须放在一个扁筐里,也就是说不允许野鬼来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