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其源|元宵说“元”,元气满满信心满怀

【怀其源|元宵说“元”,元气满满信心满怀】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题:元宵说“元” , 元气满满信心满怀
新华社采访人员冯源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星如雨 。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 过年的氛围要待到元宵节的一场热闹 , 方可画上一个如天上圆月般圆满的句号 。
元宵节的来源众说纷纭 ,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先民在长期的天文观测中发现斗转星移、月圆月缺 , 久而久之 , 形成了以“阴阳合历”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历法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由此 , 亿万年间自有周期的月圆月缺 , 在人们眼中也有了先来后到的秩序 。 而每一年度的首次月圆也就有了重要意义 , 被冠以“元”字 。 而“元”字是头部的象形 , 是一个分量很足的汉字 , 代表着开端、首要、本源 。
除了把新年的第一回月圆称作“元宵” , 我们还会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 第一月称作“元月” 。 虽然年号已经废除 , 但是“元年”仍可形容某一产业的勃兴 。 在讨论养生之道时 , 医生会建议“培元固本” 。
“观乎天文 ,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自然中寻求智慧和启示 , 反照于人世间 。 对“元”的重视 , 就是对开端、首要、本源的重视 。 我们会强调 , 开展工作要“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日之计在于晨” , 道德修养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为人处世“不能忘本”——这些日常的道理 , 蕴藏着几千年来重视“本源”的民族智慧 。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 不忘本源 , 不忘初心 , 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思想密码” 。 即使是在近代灾难最为深重的时候 , 也有国学大师坚信“贞下起元”的美好愿景 。 “落其实者思其树 , 饮其流者怀其源” ,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 , 只要我们牢记本源 , 不忘初心 , 始终做到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 就能生发出更为厚重的精神力量 , 从而开创出美好的未来 。
“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品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 , 元宵之夜 , 神州大地必然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拨开繁华 , 求索深层的力量 , 那是传统的厚重、历史的悠久 , 也是前人对后人的期许 , 更是我们对美好的期待、未来的信心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