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是以逸待劳吗 垓下之战( 二 )


【垓下之战是以逸待劳吗垓下之战】太史公说:我听到周生说,虞舜的眼睛里好像有两个眸子,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眸子 。项羽难道是虞舜的后代子孙吗?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秦朝的统治严重失误,陈涉首先发难,四方豪杰蜂拥而起,相互兼并争夺,多得数不过来 。而项羽没有尺寸大的地方,趁机从民间起义 。三年,就率领着五国诸侯灭亡了秦朝,把天下分封给列位诸侯,政令由项羽发出,并自称为西楚霸王;居位虽不能长久,然而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所未曾有过的事情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思乡东归,废除义帝而自立为王,又因诸侯背叛自己而怨愤,这实在是难以成功的 。自我夸耀成功,逞强于个人的才智而不学习古人,说是要立霸王的功业,想用武力征伐来治理天下,五年终于失败亡国,自己也死于东城,且仍无觉醒,没有一点自责,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 。如此却认为是“天意要亡我,并非用兵失败的罪过”,岂不是很荒谬吗?

垓下之战是以逸待劳吗  垓下之战

文章插图
为何说垓下之战,汉军赢得并不光彩?
垓下之战是一场非常不光彩的战役,因为这是一场背弃盟约的埋伏偷袭,而不是光明正大的两军对垒 。这个时候,项羽和刘邦刚刚签下了《鸿沟协议》准备撤退,没想到中了刘邦的埋伏,而这场埋伏的重点就是致项羽于死地 。
项羽从荥阳撤军准备回到彭城去,但是刘邦四面合围,项羽不得已南下进入陈县 。此时的项羽依然是无敌的,他向东突围走到垓下,准备就在这里和刘邦决战 。我们想想,项羽是怎样的人,他会认为自己会输给刘邦吗,而且他手下还有十万精锐,都是一直以来所向披靡的部队,所以他认为只要正面刚,刘邦肯定干不过自己 。
这边刘邦有六十万的军队,指挥权在韩信手里,韩信善于用兵,更是了解项羽的脾气,他把六十万大军分成六个军阵,每个十万人,然后分为前中后三个军阵,前军是韩信亲自指挥的三十万,中军十万,后军二十万在后方做为支援 。
项羽只有十万,面对六倍于己的兵力,他只能主动出击,以速度取胜,果然,这批虎狼军队很快就突破了第一道军阵,然后在第二道军阵中混战的时候,项羽以为韩信就这点力量了,就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这里,可是等他们冲破这第二道军阵后,发现还有后方的二十万军队等着他们,已经疲于战斗的项羽军队这下真的没有逃出生天的办法了 。
垓下之战是以逸待劳吗  垓下之战

文章插图
被包围后,项羽军队虽然处处受制,但仍然战斗到最后一刻,几乎全军覆没,包括项羽本人,也是自刎于垓下 。项羽十万军队面对韩信准备充足的六十万,输了一点也不可耻,反倒是刘邦这边胜之不武,但战场就是如此,有计谋有暗算,胜者为王 。
作为项羽生平的第一次失败,垓下之战具体都发生了什么?
喜欢历史故事的人都知道项羽吧~那么有一件跟项羽有关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吗?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垓下大会战前的态势是:楚军,约十万,汉军,有三十万 。汉军三十万由韩信统领 。其阵势的排列是:韩信自当正面,将军孔熙居左,将军陈贺居右,是为第一线 。刘邦在后,是为第二线 。周勃、柴将军在刘邦之后,是为第三线 。
这一记载说明,垓下之役的主将和直接指挥者是韩信 。这是韩信第一次与项羽在战场上刀戈相见 。汉军诸将大都有败于项羽的经历,因而怯于与之交战,唯独韩信渴望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以便通过与这位八年来战遍天下无敌手的大将军的直接交锋,来检验自己的军事才干,并希望一举歼灭之,以建立自己的旷世奇功 。因而可以想见,素来善于细致调查地势、敌情,善于因时因地出奇谋,善于充分发挥不同兵种特长的韩信,这次肯定更精心地做到了这一切 。此外,再加一条:严守四周各关隘险阻,切断楚军来自彭城等处的任何增援,使垓下楚军成为锐中之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