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岳飞被杀的历史原因:想用赌气让宋高宗觉悟( 二 )


不相与谋拂袖而走
随后,就发生了对岳飞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淮西事变” 。
刘光世是南宋初年“中兴四将”之一 。到绍兴年间,南宋政权稳定下来之后,他厌倦了刀头舔血的戎马生涯,统帅的5万大军也成了“军律不整”的骄兵悍将,朝野上下颇有怨言 。这位仁兄倒是不贪恋权位,上书称自己身体不好,希望能安排一个闲职 。赵构赏赐给他一些珍宝古玩,刘光世津津有味地把玩到了后半夜 。这种表现,令皇帝相当满意 。
【名将岳飞被杀的历史原因:想用赌气让宋高宗觉悟】为了使岳飞能顺利接收刘光世的部队,皇帝专门写了一道下达给刘光世及其主要将领的手诏,要求这些人听从岳飞的号令,如有人违反,“邦有常宪”,就是依法严惩不贷的意思 。这遭到了时任宰相张浚和刚出任枢密使的秦桧的反对 。张浚与秦桧认为,这是违背帝国传统与祖宗家法的 。张浚忠告皇帝,让武将掌握过大的兵权,一旦此人功盖天下,威震人主,便悔之莫及了 。
赵构深以为然,给岳飞另外写了份手诏,委婉地取消了成命 。然后,让张浚处理善后 。张浚将岳飞召到都督府,在这两位坚定的、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主战派战友之间,发生了一次给历史留下深刻遗憾的谈话 。


这时,如果张浚能坦诚地把事情摊开谈,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可惜,他采取了最不高明的做法——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装作根本没发生过让岳飞统领这支部队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征求岳飞的意见:“淮西这支部队很服气王德,现在准备任命他担任总管,郦琼担任副总管,再让吕祉以都督府参谋的名义统领 。你以为如何?”
这其实等于是通知岳飞,事情变化了,以前的安排不算数 。岳飞不可能愉快地接受,但还是客观地回答:“王德和郦琼素来不相上下互不服气,这种安排必导致二虎相争 。吕祉虽是通才,毕竟是书生,不习军旅,恐难服众 。”
张浚又问:“张俊怎么样?”岳飞回答:“我本不敢说三道四,但为国家利益考虑,恐怕张宣抚性子太暴躁,缺少谋略,尤其郦琼会不服 。”
张浚阴沉着脸,沉默片刻,又问:“杨沂中应该高出这二人了?”
岳飞摇头道:“沂中虽勇,和王德差不多,怎么驾驭得了这支部队?一旦处置不当,变乱可能在弹指间就会发生 。”
张浚终于忍不住了,说出了一句相当伤人的蠢话:“我就知道非太尉你来不可 。”
岳飞也忍不住了,愤慨地说:“都督您正儿八经地问我,我不敢不据实回答 。难道我是为了图谋这支部队吗?”
双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全然没了回旋余地 。岳飞离开都督府,立即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辞职 。然后未等批复,就把军中事务委托给助手张宪代管,自己回到庐山,给母亲扫墓守孝去了 。
陷入险恶的旋涡
结果,不该生气的人——宰相张浚和皇帝赵构丝毫没反省自己的意思,他们比该生气的人生的气还大 。《宋史》记载,此后张浚多次上奏弹劾岳飞:“岳飞处心积虑,一心想兼并别人的部队 。此次辞职,真实意图是要挟皇帝 。”这种不负责任的弹劾,具有极其可怕的杀伤力,岳飞陷入险恶的旋涡中 。
岳飞是天才的军事统帅,富有军事上的洞察力,在政治上却表现出十足的幼稚 。可能的推测是,此时,岳飞仍心怀对赵构知遇之恩的感激,潜意识里希望用这种赌气的方式,唤起皇帝的觉悟 。
从后来的发展看,赵构基本接受了张浚的说法,在心理上关闭了对岳飞理解与信任的大门,只剩下利用 。利用完后,则是诛杀 。中国历史上,失去信任后,皇帝诛杀功臣的事不胜枚举 。这可能是中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类格言谚语比其他国家和民族多得多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