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

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
文章插图
学“三能”见行动·杭州公安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

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坚守,日复一日的平凡

却把警察的形象高高树立在群众心中

他们是惩恶之剑、平安之盾

【 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形势越是严峻、任务越是艰巨

他们越是冲得出来、顶得上去

面对风险挑战和危难时刻

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

“该上的时候就得上!”新一轮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党龄23年的党员,临平区公安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莫建卫挺身而出,他主动要求去全市隔离人数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执勤。

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
文章插图
这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内有500人左右被隔离,如何做好这么多人的服务管理工作?这是莫建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大家来到陌生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有点忐忑不安,”莫建卫感同身受地说,“又是岁末年初的时候,容易产生情绪。”集中观察期间也出现过未按规定串门、不戴口罩的,因鼻拭子取样难受而抗拒的,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

莫建卫认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疫情防控有“硬杠杠”,但管理细节可以有温度,讲究合理、有效、有度以及“人情味”。

精细化管理下的“绣花功夫”

“这几户人家违规串门的频次比较高,”莫建卫盯着表格仔细查看,“要点对点对接,看看问题出在哪。”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数据、整合资源,掌握高频次的违规人员和家庭,从而了解实际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

“有些人是不了解规定引起的,比如住在某套房里的一户人家,按照规定是一人一间隔离,结果他们误以为套房内一家人之间可以串门。”莫建卫解释道,这种情况要进一步解释清楚政策和规定,并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专业的引导用语。

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
文章插图
“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集中隔离人员中有90多岁的老人、身体不便的残疾人等,家人不放心就会每天去看一眼,”莫建卫说,特殊群体需要家人陪护照顾,于是他向工作组提出建议,由院感专家评估后,在不影响疫情防控的情况下调整房间,对同一户家庭人员重新组合并提供生活必需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整个违规处置机制要形成闭环,每天要对违规情况做到‘日清’。”莫建卫介绍道。

具体而言,就是发现违规后立即喊话做好记录,并通过视频回放了解真实情况;第一时间电话连线,了解违规的原因;无法联系或者再次违规的,上门告知。

对当日发现的违规情况,必须通过上述途径落实闭环管理,每日做到日清。

“年味”短信带来的爱心互动

“屋外雪花飘飘,开门戴好口罩;饭后揩嘴抹油,最易忘戴口罩;口罩阻隔病菌,健康‘戴’给大家……”

人员|“该上的时候就得上!”
文章插图
这首打油诗正是莫建卫的“作品”之一。“现在是春节,针对集中隔离人员,我就想着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醒,很多人收到后也会回复,这样就有效果了!”

“大年初五好,祝您五福齐聚,为了您健康,该提还得提:过道有风险,务必在房里;串门不应该,害人也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