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负荆请罪、三顾茅庐、完璧归赵、乐不思蜀这些成语故事中的主角是谁?( 四 )


刘禅(207-271),字公嗣,蜀汉后主,做了四十二年的皇帝 。公元二二三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成为新皇帝 。年轻的刘禅尊诸葛亮为相父,蜀汉政事全归诸葛亮所有 。其后,诸葛亮北伐,刘禅本不赞成北伐,但也拦不住诸葛亮 。二三四年,诸葛亮病逝,刘禅亲自素服将诸葛亮灵柩迎回 。在处理魏延和杨仪的问题上,刘禅明显站在了魏延一边 。他见魏延被杨仪派人杀害,就立即将杨仪贬为庶人,并改任蒋琬为大将军 。其后蒋琬、费祎二人先后执政,两人死后姜维执政,开始再度北伐 。刘禅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看着蜀汉一步步走向灭亡 。二六三年,邓艾四年围住成都城,刘禅开城门投降邓艾,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 。
历史上的刘禅并不算是十足的昏君,因为在蜀汉他很少下过真正属于自己的圣旨 。但后人已将刘禅逐步丑化成一无所事的人了 。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三国时期作皇帝时间最长的就是刘禅,如果他真是昏庸到了极点,怎么会坐那么时间的皇位?
刘禅“乐不思蜀”完全是明哲保身的韬光养晦之汁!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 。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 。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 。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 。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 。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 。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 。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 。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 。”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 。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 。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 。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 。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 。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 。秦军撤退了 。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 。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

谁知道负荆请罪、三顾茅庐、完璧归赵、乐不思蜀这些成语故事中的主角是谁?

文章插图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 。孙膑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