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寓意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的寓意 南辕北辙的道理最佳答案( 三 )

【文】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 , 缀以/珠玉,饰以/玫瑰 , 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椟:匣子、盒子 。珠:珍珠 。其:代词 , 他的(指楚国人) 。为:做 , 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桂椒:肉桂及山椒 , 这里指高级香料 。缀:点缀 , 装饰 。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 。辑:通“缉” , 连缀 。羽翠:翠鸟的羽毛 。鬻:卖 。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去郑国卖他的珠宝 。他用名贵的木兰制造了一个匣子 , 将匣子用桂椒熏制 , 用珠宝点缀 , 用美玉装饰 , 用翠鸟的羽毛连缀 。郑国人买下了他的匣子却把珠宝退给了他 。这个楚国人 , 可以说他善于卖匣子 , 而不能说他善于卖珠宝啊 。
【提示】
1、识字:“椟”与“珠” 。
“椟”左半边的部首 , 是木字旁 。这个字一定和木头有关 。“椟”是指用木头做成的匣子 , 而且古人专门用这样的木匣包装首饰和珠宝 。
“珠”的偏旁是斜玉旁 。这个字和玉有关 , “珠”在这里指珠宝 。这样的字有很多 , 如“全”字 , 表示从外到内都纯的玉 。“弄”字 , 表示双手在把玩玉石 。
2、用原文回答问题 。
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 , 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
答: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文中最后一句“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里“此”指的是谁?
答: 指卖珠的人
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答: 批评的是卖珠的人 。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 , 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 , 主次颠倒了 。
3、读了这则寓言 , 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
郑人:要有眼光 , 不要取舍不当 。
4、《买椟还珠》寓意:
讽刺了那些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 本末倒置的人 。
5、联系现实 , 课外拓展 。
在现实生活中 , 如果买东西的话 , 作为消费者可以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个生产商 , 你又可以从中领悟些什么?推广开去 , 这则寓言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5课《自相矛盾》
【文】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 誉之/曰:“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不可/同世而立 。
【注释】
鬻:出售 。矛:古代的长柄兵器 。盾:盾牌 。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誉:称赞 。这里有夸耀 , 吹嘘的意思 。坚:坚硬 。莫:没有什么 。陷:刺破 , 穿透 。利:锋利 。或:有人 。以:用 。子:您 。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其:代词 。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不 。应:回答 。夫:语助词 。用在句首 , 引起议论 。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 , 既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 , 说:“我的盾坚固无比 ,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 , 说:“我的矛锋利极了 , 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 , 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 , 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 , 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
【提示】
1、“矛”与“盾”字 。
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 , 矛用来进攻 , 盾用来防守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
2、“鬻”与“誉”字
“鬻”是出售的意思 。“誉”是夸耀的意思 。
楚人是怎样誉他的盾和矛的?找两个同学吆喝吆喝 。请男生夸耀盾 , 请女生夸耀矛 , 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 。用古文夸完了 , 我们再用白话文夸夸吧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