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为倚重的一位神秘谋士是谁?因何而出名( 二 )


网络配图
家门惨痛继之以祸起萧墙 , 曹操一时还没弄清楚眼泪该为谁而流 , 泪眼迷离之际却蓦然发现 , 留任后方的荀彧已如南天一柱 , 拔地而起 。负责镇守兖州的荀彧 , 兵微将寡 , 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 , 处变不惊 , 指挥若定 。他充分显示了运用有限人力资源的高卓能力 , 在骤然煮成一锅乱粥的时势面前 , 荀彧像一个高明的棋士 , 一瞥之下便洞悉了全部利害:何处宜弃 , 何处宜保 , 何人可寻求互助 , 何人可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平安化解危机 。曹操戎马生涯中有很多重要的关节点 , 几乎每一个关节点 , 我们都能看到荀彧的智慧 。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处在于:郭嘉更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 , 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 , 荀彧则更像一位治国大师 , 统览全局 , 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 , 切实可行 , 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 。曹操回到兖州后 , 还没来得及当面对荀彧表示感谢 , 便先洗耳恭听了荀彧下面一番教诲:
"当年汉高祖保关中 , 光武帝据河内 , 为君临天下都是先力求深根固本 , 以便进能够胜敌 , 退足以坚守 , 所以即使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 , 仍然能够成就大业 。将军本以兖州创业 , 今天虽然有些残坏了 , 其实仍然不难自保 , 这便正好像将军的关东与河内 , 务必先求安定 。将军若先分一支兵东击陈宫 , 陈宫必不敢西顾 , 我们正好乘这段空闲时间把麦子收了 , 待到粮草丰足 , 吕布便可一举而破 。破吕布之后 , 将军再与南面的扬州结好 , 共讨袁术 , 届时将军兵临淮、泗河上 , 大业可传檄而定 。倘若将军暂时放下吕布 , 先去征讨陶谦、袁术 , 多留兵守备则将军难免兵员不足 , 少留兵则大家先去保城 , 无法收麦 。吕布必乘虚而入 , 大肆劫掠 , 民心难免有变 , 虽然鄄城和范、卫三县仍然可以保全 , 其余诸县自将改弦易帜 , 不复为将军所有了 , 到那时 , 将军又何去何从呢?
被曹操由衷地赞许为"略不世出"的荀彧 , 这时又以自己独具的战略眼光 , 向曹操奉献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建议:打皇帝牌 。说荀彧"打皇帝牌" , 荀君估计不会高兴 , 因为他的本意并非将皇帝看成一副牌 。他确实从心底里认为 , 曹操在道义上也应该维护汉室江山 , 他当年投奔曹操与此时劝曹操迎奉天子 , 思维上本是一脉相连的 。只是 , 由于这一建议本身也极具谋略价值 , 再联系曹操本人日后对待皇帝的态度 , 我们才感觉出其中"打牌"的意味 。后来 , 袁绍大军向曹操开拔过来时 , 荀彧又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由于荀彧在袁府多年 , 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 , 所以他对袁绍及其手下众谋士武将的判断 , 甚至较郭嘉更准确 , 更神奇 。在与"臭嘴"孔融的一次辩论中 , 荀彧不仅一一指出了袁绍手下众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局限 , 更对他们日后的结局──应该说下场──做了精准的预言 。唉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若我们相信陈寿的记述 , 则荀彧在这里简直显示出一种超级巫师的才能:所有经他评点过的人物 , 一个也没有摆脱他预先为之设计的结局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已有半年 , 曹军粮草堪堪不济 , 形势日见危急 , 曹操不免有些胆怯 。曹操每当心绪不宁 , 计策未定之时 , 便有给荀彧写信的习惯 。远在许昌的荀彧见曹操信中流露出回军退守的意思 , 火速修书一封 , 遣快马送与曹操 , 竭力表示反对 。因自己不在前线 , 不谙具体地势 , 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一计一策 , 但他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