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的党卫军竟然是多国部队几乎都是歪果仁( 二 )


“1943年9月,我被调到意大利北部,在一个又一个的机场之间不停地调动 。在法国和意大利,我负责维修保养的飞机主要是容克52型(JU52)运输机,这种飞机的动力有两千马力,在飞行了上百次后,就需要换一次马达 。
【纳粹的党卫军竟然是多国部队几乎都是歪果仁】“1944年,德国的燃油日益紧缺,飞机也大量减少,制空权已经完全被美、英空军操纵,德国空军气数已尽了,我们工作量也就随之减少 。在这种形势下,我在这年的9月被调回德国,然后就被派到东线战场,编进了党卫军 。
“由一个远离前线的机场机械师变成了一个必须在一线拼杀的党卫军士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糟糕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背景是:1944年7月20日,以施陶芬贝格上校为首的一批德国军人谋刺希特勒的计划失败,这使得希特勒对国防军的猜疑加大,决定在军队中增大了党卫军的比例,他采取的方式是把很多国防军士兵直接编入党卫军系列 。就这样,我被编入了党卫军第5师——维金师 。”
“维金师?”我插话道,“我听说过 。它好像是党卫军的主力装甲师,作战非常凶悍,一直在东线打仗 。是吗?”
艾卡特点点头说:“难得 。您居然知道维金师 。现在的青年人里能有百分之一的人知道就不错了 。”
我接着问:“所谓‘维金’是否指的是9世纪前后被称作‘维金人’的北欧海盗?”
艾卡特说:“是的 。因为维金师最初是以北欧人为主的,所以希姆莱就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希望他们能像历史上的北欧海盗一样凶狠强悍 。不过,后来随着战局的发展,这支队伍里逐渐加入了很多外国人,使得维金师成为了一支真正的多国部队 。”
“党卫军不是效忠于德国的纳粹党的吗?”我有些不解,“党卫军里会有多国部队?”
“对,而且还不仅仅是我们一支部队,到战争后期时,整个党卫军都国际化了 。”老人发现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谈性更浓了,“党卫军不是一般的军队,用一般的军队特征是无法概括它的 。它既是一支精锐作战力量,又是纳粹党的种族和生存空间理论的推行者 。
“最初的党卫队确实是百分之百由德国人组成的,但在党卫队向党卫军转化的过程中,就开始吸收西欧的外国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了 。随着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损失加大,党卫军放松了用人的标准,开始吸收被占领国、盟友国和中立国的志愿者参加 。其中有荷兰人、丹麦人、挪威人、法国人、波罗的海三国的居民,后来甚至加入了俄罗斯人、东土耳其人、穆斯林人和印度人 。当然,这些外族的部队一般来说并不参加大兵团作战,它们主要被安排在后方对付游击队 。”
“那您知道外国人在党卫军里大致能占多大比例吗?”我问 。
“我只能说出一些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数字 。战后我看过一个统计资料,证明参加党卫军中的外国志愿者中有荷兰人5万、比利时人4万、法国人2万、丹麦人6千 。其他的国家我就记不清了 。但有一个数字是很有说服力的:在战争结束前夕党卫军的兵力一共是31万人,其中德国人只占11万,也就是说,党卫军中2/3的士兵都是外国人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外国人自愿为纳粹德国当炮灰呢?”我问 。
“他们可谈不上是炮灰 。外国人参加党卫军,不是为了德国利益,而是为了自身利益 。他们需要借党卫军来阻止欧洲的苏维埃化,需要通过保卫德国来防备苏联的势力直接到达自己的家门口,可以说他们和纳粹之间是在互相利用 。当时整个西欧都对苏联的扩张姿态有恐惧心理 。‘二战’前,苏联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占领了罗马尼亚北部油田区,对芬兰的领土要求不能满足,立即发动战争,‘二战’打响后又和德国分割了波兰 。面对这样一个极具侵略性并且致力于输出暴力革命的大国,整个西欧只有一个大国与之相隔,这就是德国 。所以,尽管西欧并不喜欢德国,但又必须借德国的力量,通过对德国的支持来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西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