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二 )


贺齐部署一部份兵力留守后方,然后亲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连连大败洪明等将,并临阵斩杀洪明,迫使洪进、吴免、苑御、华当四将全部投降 。贺齐又乘胜率军打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然后,军锋又转向大潭打败山越军,迫吴五、邹临也投降 。
这一仗讨平东冶地,共斩杀山越军六千人,并且俘获了山越全部名将,收编精兵万余,恢复了原设县邑,稳定了统治秩序 。孙权拜贺齐为平东校尉 。重新恢复了名为汉廷、实为孙吴在东冶地所立的各个县 。
贺齐最后进军东冶地政治中心建安,在旗山设立了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并出任南部都尉;且在所属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各编配士兵五千,统归他本人指挥 。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贺齐率军又转讨上饶,并分建安之桐乡地,设立建平县 。
林历扬名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贺齐迁威武中郎将 。同年东吴境内丹阳郡的黟县、歙县不断发生地方强族反吴起事 。此时,孙权主力正包围合肥,为稳定境内局势,便派贺齐率部前往镇压 。特别是山越头领歙帅金奇,率万户山越民屯守安勒山;另一头领毛甘率万户屯守乌聊山;更有黟帅头领陈仆、祖山等率两万户屯守林历山(黟县南) 。林历山四面悬崖绝壁,高数十丈,山路危狭,仅容一人,叛众居高临下,难以仰攻 。陈仆、祖山两位山越头领凭险扼守,临高下石,贺齐官兵久攻不下,将士忧患,束手无策 。贺齐毕竟是久经疆场的少壮勇将,他趁夜色亲自察看地形,选择山越人不备的隐蔽缘道,精选轻捷、勇猛之士兵,乘夜以铁戈斩山为梯潜爬上山,再用垂布以援下,士卒兵勇攀援而上,乘其不备偷袭,且四面俱鸣鼓角,呼号雷动 。陈仆、祖山深夜突闻鼓角喊声,惊惧慌乱,不知所措,放弃扼守的山道,逃归大营 。吴大军随即登上山顶向敌营寨猛攻,一举歼灭盘踞林历山中的陈仆、祖山叛众,斩首七千级 。歙县的金奇、毛甘率部众降 。贺齐大获全胜,平定了整个黟、歙地区 。此战,贺齐出奇制胜,是中国古代战史中出色的山地攻坚战例之一,为后世用兵提供了借鉴 。
平定丹阳后,贺齐再次上表分析歙县为新定、黎阳、休阳三县,连同黟、歙共六县(包括始新) 。孙权于是分出六县为新都郡,以贺齐为郡太守,郡治所在始新县,加授贺齐为偏将军 。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贺齐即在灵岩山之麓兴建新都郡城 。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吴郡余杭县百姓郎稚纠集宗族叛乱作寇,随即又有数千人加入其中,贺齐出兵征讨,很快又剿灭郎稚,上表述说,分析余杭县加设临水县 。贺齐受命回往始新郡治所,待他将要起程返往时,孙权亲自出来为他饯行,奏乐舞蹈,孙权赐予贺齐车和骏马,结束宴席后让贺齐坐到自己的御车上,贺齐辞谢不敢坐,孙权叫左右将贺齐扶上车,令吏卒兵骑开道,就像自己在郡中举行仪式一样 。孙权望着仪仗队笑着说:“人应努力奋斗,不积累艰辛勤奋的行为功绩,此种荣誉决不可得到 。”车行百余步开外才转去 。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豫章郡东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贼叛乱,聚众万余人 。贺齐讨伐平定,并诛杀首恶者,其余叛贼全部降服 。贺齐挑选其中精健者加入自己的部队,差一些的就安置他们为本县编民 。贺齐被升任为奋武将军 。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文章插图
屡抗曹魏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八月,贺齐跟随孙权攻打合肥 。在东吴军队包围合肥之后,魏将张辽率800人从城中出战,一直突击到东吴的中军大旗 。贺齐在中军抵挡敌人的进攻,并捡到了吴将徐盛因受伤而丢失的长矛 。(合肥交战的3条本传,共有0句撤军,0句津北,3句合肥 。反观,津北交战的5条本传、1条裴注,共有6句撤军,5句津北,1句津南 。)
在东吴军队撤离合肥时,孙权于逍遥津北再次被张辽突袭,陷入危难 。贺齐率领三千兵马赶到津南来救援孙权 。原本连接津南、津北的桥已经事先被拆毁 。孙权乘马越过断桥 。而正在追击孙权的魏军骑兵发现贺齐已到津南,便不敢跃过断桥 。孙权因此脱险 。
孙权登上大船后,在船舱与诸将设宴饮酒 。贺齐从席间走出,哭着说:“主公无比尊贵,应处处小心谨慎,今天的事情,几乎造成巨大灾难 。我们这些部属都非常惊恐,如同天塌地陷,希望您终身记住这一教训!”孙权亲自上前为贺齐擦去眼泪说:“很惭愧,我把这次教训铭刻在心中,不仅仅写在束身的大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