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保护叶片杀菌药有哪些?( 三 )


展叶后 , 幼虫吐丝缀连叶片成虫苞 , 潜居其中食害叶肉 , 当虫苞食完后 , 再转向新梢嫩叶 , 重新卷叶结苞危害 。果实出现后 , 常将叶片缀结贴在果实上 , 啃食果皮及果肉 , 果面被害状呈小洼坑状 , 故称舔皮虫 。A.形态特征:成虫 , 体长6―8毫米 , 翅展13―20毫米 , 全体棕黄色 , 前翅斑纹褐色 , 基斑色较淡 , 中带上半部狭窄 , 下半部向外侧显著增宽 , 或下半部分成两叉 , 似倾斜的h形 , 中带的中部多数个体变细或中断 。端纹扩展到臀角 , 形成一个暗三角形区 。后翅浅灰褐色 , 缘毛灰黄色 。雄虫前翅前缘基部有前缘褶 。卵 , 椭圆形 , 稍高 , 直径约0.7毫米 , 初为淡黄色 , 孵化前深灰色 , 几十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 。老熟幼虫体长13―17毫米 , 浅绿或翠绿色 , 头淡黄绿色 , 头侧后缘处单眼区上方有一褐色斑纹 , 前胸盾浅黄褐色 , 臀栉6至8齿 。蛹 , 体长9―10毫米 , 黄褐色 , 腹部第2―7节背面有2横列刺突 , 后面一列小而密集 , 尾端有8个钩状刺的臀棘 。B.生活习性:在辽宁、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代 , 山东一年发生3―4代 。以幼龄幼虫潜伏在粗老翘皮、剪锯口四周死皮内结小白茧越冬 。越冬幼虫在结果大树上的主干和粗枝的树皮裂缝窝藏;幼树上则以剪锯口和枯叶与小枝贴合处窝藏 。春季花芽开绽时 , 越冬幼虫开始出蛰为害 。
越冬代成虫初现于5月中、下旬 , 盛期为6月上旬 。第1代成虫在8月上旬最盛;第2代成虫9月上旬最盛 。成虫产卵前期平均2―3天 , 产卵期1―2天 。卵期为6―11天 , 幼虫期18―26天 , 蛹期7―8天 。幼虫受振动时 , 虫体作剧烈扭动 , 从叶卷内脱出 , 吐丝下垂 。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或果、叶缀连之间化蛹 , 羽化时蛹体一半**在卷叶或缀叶外 , 羽化后空蛹壳仍留在原处 。成虫白天多栖息在叶背或草丛间 , 夜间进行交尾和产卵 。成虫产卵多在叶背面 , 但对叶背绒毛多的品种 , 则产在光滑的叶表面 , 有时也产在果面上 。雌虫一生产卵1―3块 , 成虫趋光性及趋化性较强 , 对果汁、果醋趋性亦较强 。此虫除加害芽、叶外 , 第1代幼虫3龄后啃食果实 , 影响果品质量 。天敌种类较多 , 主要有寄生卵内的赤眼蜂和寄生幼虫的甲腹茧蜂等 。C.防治方法:结合修剪 , 剪除树干上的干橛 , 早春认真刮除老树皮、翘皮、潜皮蛾为害的爆皮及小枝剪锯口等处的干皮碎屑 , 集中烧毁 , 消灭越冬幼虫 。越冬幼虫出蛰前在剪锯口、翘皮、爆皮处喷布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300―500倍液 , 消灭幼虫 。越冬幼虫出蛰期进行药剂防治 。结合花期观测幼虫出蛰情况 , 在开花后期越冬幼虫出蛰盛期 , 喷布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 消灭出蛰幼虫 , 并兼治其他害虫 。
第一代幼虫发生初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虫态比较整齐 , 喷布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 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 , 25%溴氰菊脂乳油5000倍液 , 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卷叶蛾卵期释放赤眼蜂 , 消灭虫卵 。具体方法是:在各代卵发生期 , 采用隔行或隔株放蜂 , 每代放蜂3―4次 。每隔4一5天放1次 , 放蜂期间严禁喷施农药 。目前国内已经合成苹小卷叶蛾的性外激素 , 诱杀效果良好 。利用成虫的趋化性 , 在成虫发生期于树上挂糖醋罐诱杀越冬成虫 。诱杀液配比为糖?s酒?s醋?s水=5?s5?s20?s30 。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⑤桃天蛾A.形态特征:成虫 , 体长36―46毫米 , 翅展84―120毫米 。体、翅灰褐色 , 复眼黑褐色 , 触角淡灰褐色 , 胸背**有深纵纹 。前翅内横线、外横线由3条带组成 , 3条带间色稍淡 , 近外缘部分黑褐色 , 边缘波状 , 近后角处有黑斑 。后翅粉红色 , 近后角处有2个黑斑 。卵 , 椭圆形 , 初产绿色 , 光亮 , 散产 , 长1.5毫米 。老熟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 , 黄绿色 , 头小三角形 , 体表有黄白色颗粒 , 胸部两侧有颗粒组成的侧线 , 腹部每节有黄白色斜条纹、气门黑色 , 尾角甚长 。蛹长约45毫米 , 黑褐色 , 尾端有短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