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白发卿相普遍:年逾七十仍在任职( 二 )


“白发卿相”现象的消极影响
“白发卿相”现象,对于清代吏治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促使高级官员的老龄化 。康熙六十年(1721年)元旦,早朝以后,大臣们同赴内廷献寿 。“大学士马齐以下十四人,时大学士王旭龄年八十,松柱、萧永藻、王掞、张鹏翮,户尚(户部尚书)田从典皆七十以上,马及礼尚贝和诺,兵尚孙柱,刑尚赖都,工尚陈元龙,总宪党阿赖皆七十,礼尚蔡升元,刑尚张廷枢六十八 。”试想,一群七老八十的勋臣耆宿,掌握着内阁到户、礼、兵、刑、工各部重要政权机关的主要权力,要想政治有生机活力,难乎其难 。有的大臣实在精力不济,上朝时竟然打起呼噜来 。
二是增长了恋栈钻营的风气 。既然一些人可以终身任官,自然上行下效,热衷于权势利禄者便想方设法延迟退休年龄 。道光初年,大学士伯麟年逾七旬,步履艰难,见了皇帝不能下跪,便请求放其外任 。道光帝大怒,责其“胆大妄为,莫此为甚”“只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命其立即“休致” 。伯麟做得过于赤裸,以致碰了钉子 。更多的人则从年龄上做手脚,隐瞒岁数,竟成官场风气 。有人曾感慨:“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华,甚至减至十余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 。”
三是阻塞了新进人才的进身阶梯 。对老臣过度优崇,官员退休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必然造成雍塞仕途,使年富力强的人才缺乏脱颖而出的政治土壤 。雍正时,汪景祺、查嗣庭等曾上书“论列时政,以部员雍滞为言”,奏折里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的话,意思是官员一直到白发苍苍,却依然得不到升迁 。其实最高统治者也并不是对此毫不知情,但在人治重于法治的社会条件下,这个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解决 。
四是进一步削弱了行政效率 。封建政治本来就以弥缝搪塞为不二法门,以敷衍塞责为处世能事 。为了能够在仕途立足,常常“以顺承旨意为工,阿附之外无他语” 。康熙、雍正朝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大学士,“以老臣掌兵部十六年”的逊柱,任职至83岁临终,雍正帝对他的评价是“素餐多年,尚无大过”,就是说多年来一直尸位素餐,毫无政绩,但因为没有大的过失,还是给了他很高的荣耀 。在这种榜样的影响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成了官员们的行为准则 。
事情就这样走向了反面 。原想笼络官员、激励臣下的举措,却得到了削弱封建统治的结果 。


【清代官场白发卿相普遍:年逾七十仍在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