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远征竟是成吉思汗无聊之下的产物( 二 )


冉平提出,文明的弱势和少数都无关紧要,变异才最可怕 。他提到鄂温克族民族乡——敖鲁古雅 。国家为保护这片仅有几百人的土地,建起了房屋、电影院甚至是博物馆 。由于这里的鄂温克族人以打猎为生,政府怕他们猎杀稀有动物,或者误伤人类,就没收了猎民的枪支 。猎民很愤怒 。“猎民并不需要房子、电影院,这些不能成为他们寻求快乐的方式 。让他们搬出自己的房子,没收他们的猎枪,他们就不会生活了,文化在变异中自然也就消失了 。”
冉平认为,越来越多的人使得蒙古文化成为一种廉价的旅游风向标,是蓝天、白云、黑车、白帐这些诗情画意吸引大家去旅游,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变异 。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改变人们的想法 。不过,他认为,蒙古族是一个从饥饿、杀戮、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坚韧的民族 。所以,现代文明不会让它泯灭 。如果它不够坚强,消失也是一种无奈 。
当然,冉平并不反对用现代科技文明手段去包装民族文化 。像张艺谋创作的实景剧《刘三姐》就是一例 。但是,提到让蒙古文化也效仿,冉平还是指出了自己的疑虑:仅仅包装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像是内蒙古无伴奏合唱团,在悉尼演出,演出结束后,一般情况下,观众都会起立鼓掌
。可是,在这场演出终了时,场内却格外安静,停顿了30秒,才掌声雷动 。那之后,大家就组织各种各样的无伴奏合唱团,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并加入了古筝、笛子、童声等更丰富的音乐元素 。装饰太多了反而不好,冉平还是喜欢听那些老带子 。“我们不能批判这样的包装,这也是为了让世界人民接受它 。就像一个少数民族歌手如果长期留在城市中唱歌,他的调子自然就变成了流行歌曲的样式,只是唱着唱着就走了味儿 。”冉平既矛盾又无可奈何 。不过,就像曾经拍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样,冉平还是希望通过影视作品来介绍民族文化 。
【难以置信!远征竟是成吉思汗无聊之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