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虎年说虎

作者: 易舜
耕牛辞旧去 , 福虎迎新来 。 农历虎年就要到了 , 我们一起来欣赏与虎有关的老物件 , 了解与虎有关的故事 。
瑞虎佑安
虎是十二生肖中仅有的猛兽 。 说到猛兽 , 我们还会想到狮子 , 但狮子为什么不在十二生肖中呢 , 原因或许在于狮子是从域外而来的 , 老虎却是产自中国本土的 。

老虎是猫科动物 , 有九个亚种 , 其中有五种分布在中国 , 分别是东北虎、新疆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 , 东西南北都能见到老虎 , 古人对虎毫不陌生 , 虎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器物上 。
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瑞虎佑安:2022新春展”中 , 有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虎鎣 。 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 , 告诉世人它是一件鎣 , 专家认为鎣就是盉 , 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叫法 。 这件青铜器通高25.3厘米 , 三只蹄形足稳定支撑器身 , 器盖上盘踞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 , 露出整齐的牙齿 。 老虎的尾巴翘成一个圆孔 , 龙首状的鋬上也有一个圆孔 , 应有链条连接 , 今已不存 。 器身上还有一道较长的流 , 它被匠人做成了伏虎的样子 。 因为器盖和流部都有老虎纹饰 , 所以就叫它虎鎣了 。
虎鎣的用途为何 , 一种说法认为它在“沃盥礼”中与盘配合使用 。 我们今天吃饭前都要先洗手 , 古人也是这样 , 而且更加庄重讲究 。 一人持鎣或盉 , 里面装水 , 将水缓缓倒出 , 另一人用水洗手 , 水落入到盘中 。 文物大家孙机则认为虎鎣这么精致的器物用来装水可惜了 , 它应是用来装郁金汁的 , 这是制造那时用来敬神的最名贵的酒不可缺少的原料 。
虎鎣是清宫旧藏器物 , 它原本妥善陈列在圆明园中 , 直到1860年10月 ,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 , 又一把火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 , 海量文物被当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离开了故土 。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哈里·埃文斯将虎鎣劫回英国 , 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 2018年3月 , 虎鎣出现在了英国一家拍卖行的网站上 , 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行撤拍遭到拒绝 。 4月 , 一位神秘的买家拍下了虎鎣 , 表示愿意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 6月 , 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坚持流失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 , 开展文物接收工作 。 11月 , 虎鎣回到阔别158年之久的故土 , 随后入藏国家博物馆 。
我们有个成语“放虎归山” , 不妨跳脱传统理解 , 从新的角度进行解释 , 老虎来自山林 , 是山林的生态系统养育了它 , 在山林中它最感到自在 , 强将其挪动到其他地方 , 它便会感到不自在 。 虎既如此 , 虎鎣何尝不是如此 , 那些流失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 。
如虎添翼
老虎高居食物链的顶端 , 它追逐猎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老虎的出现引得人们的注目 , 而注目之中又带着几分恐惧 。 老虎是力量的象征 , 往往与军事联系在一起 , 如古人常用“虎贲军”来命名最精锐的军队 , “贲”就是“奔” , 早在周朝灭亡商朝的牧野之战中就有虎贲军 , 周武王“有戎车三百辆 , 虎贲三百人” 。
古代调动军队的凭证也做成老虎的样子 , 故有“虎符”之称 。 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秦朝的虎符 , 虎符上有十二个用篆书写的金字:“甲兵之符 , 右在皇帝 , 左在阳陵 。 ”虎符从中间一分为二 , 右符掌握在皇帝手上 , 左符掌握在驻扎阳陵的军队负责人手上 , 皇帝要调动军队时 , 由使臣持右符到当地与左符验合 。 今天我们还有一个成语“若合符节”来说明这件事 。
战国时代 , 魏国的信陵君因为无法弄到另一半虎符而大为苦恼 。 这是公元前255年的事 , 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 赵国向魏国求救 , 魏国派出晋鄙率军前去救赵 , 但魏王慑于秦军之威 , 令晋鄙中途停下 。 魏国军队迟迟不到 , 可把赵国急坏了 , 信陵君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 , 平原君责备魏国不讲义气 , 重情重义的信陵君打算率自己的门客与秦军决一死战 , 这是以卵击石之举 。 好在信陵君的门客之一侯嬴想出了一个法子 , 信陵君对魏王宠信的如姬有恩 , 请她从魏王身边偷出另一半虎符 , 这样就能发兵救赵了 。 信陵君依照此法 , 果然获得了另一半虎符 , 赶到前线取代晋鄙指挥魏国军队击退了秦军 。 这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