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囧老师:五个学生拜相自己一生不仕( 二 )


一席话说得五个学生人人欢喜 。一旁的老师郭延卿不乐意了 。郭延卿嘴里嘟囔着:“不可能吧 , 难道这座位上就有我大宋朝五位宰相?”王抱一脸色不动 , 很久才说:“本来我不想说郭君的事情 , 如果您一定要听 , 那我也就说说吧 。只是希望你不要介怀 。你本科依然无望 , 一直要到十二年后吕君以宰相之尊执掌河南府时你才可以得到功名 。不过 , 虽然出仕 , 绝不可入京为官 。”郭延卿此时已经年近六十 , 再过十二年已经是七十出头 , 垂垂老矣 。且这王抱一的意思 , 竟然说郭延卿不是凭真本事考取 , 而是学生做了地方长官 , 郭延卿沾光得了功名而已 。至于不可为京官 , 仿佛入京就有性命之忧 。
郭延卿大怒 , 站起身来拂袖而出 。诸位学生也比较尴尬 , 大家个个都前程远大 , 老师竟然如此悲催 。吕蒙正等人略微客套 , 也就告辞离去 。
不想道士的话竟然全部应验 。本年吕蒙正以状元及第 , 郭延卿还是不中 。之后 , 吕蒙正果然第十年做宰相 , 第十二年出任河南府府尹 。十多年来 , 郭延卿每年必考 , 可没考不中 。
吕蒙正看到老师七十来岁依然白丁 , 心有不忍 , 于是以宰相身边向皇帝请求 , 皇帝特批郭延卿同进士出身 。郭延卿熬了一辈子 , 终于换来个功名 。喜报到达之时 , 吕蒙正邀请年近百岁的王抱一 , 和七十多的老师郭延卿到自己府上喝酒 , 席间三位把酒言欢 , 很是快乐 。
席间 , 吕蒙正赋诗一首 , 说:“昔作儒生谒贡闱 , 今为宰相出黄扉 。两朝鸳鹭醉时别 , 万里烟霄达了归 。羽客渐垂新鹤发 , 故人犹著旧麻衣 。洛阳漫说多才子 , 从昔遭逢似我稀 。”言辞之间 , 颇有自得之色 。王抱一却紧锁眉头 , 叫人拿来纸笔 , 写了一首诗送给吕蒙正 , 诗曰:“重日重月 , 荣华必别 。
笙歌前导 , 偃师密雪 。”吕蒙正一看“荣华必别” , 仿佛在说自己的最后的结局 , 心中有些诧异 。不过吕蒙正当时依然年轻 , 不以为意 。之后钱若水出任参知政事 , 不到白天就被罢黜 。张齐贤和王随前后拜相 。后来 , 皇帝有意让刘晔入阁 , 让宰臣商议 , 可诏书还没有下达 , 刘烨就病死了 。皇帝就追赠刘晔为参知政事——有执政之名 , 无执政之实也 。
郭延卿一开始还不相信道士的话 , 看到后来就不得不信了 。可等到郭延卿八十来岁的时候 , 道士王抱一也死了 , 想一想距离当初预言也已经二十多年了 。
吕蒙正已经回到朝廷 , 再度拜相 , 郭延卿的心又开始活动起来 。或许王抱一千对万对 , 可对自己的预言不准确 , 凭什么自己一生就不能正式出仕呢?王抱一不甘心自己有个同进士的名分 , 却一生没有为官 。郭延卿找到吕蒙正 , 吕蒙正大笔一挥 , 在六部给了老师一个肥缺 。郭延卿高高兴兴前往上任 , 可到京城不出二个月 , 就染上重病 , 一命呜呼 。
郭延卿一生教授学生无数 , 门下出了五个宰相;科举参加了五六十年 , 却一生不能出仕 , 可谓大宋最囧老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