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生平经历 二泉映月作者( 二 )


在那个年代 , 路过的人们沉净在阿炳如泣如诉的琴声中 。谁又能想到 , 这位不起眼的老人便是日后中国著名的音乐家 。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等众多名曲的作者 。
初听〈二泉映月〉 , 只因它是名曲 。一曲终了 , 凄凉的寒意笼罩着四周 , 眼眶竟漫漫的湿润了 。才明白 , 为什么当年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宫本一朗听到这首曲子时 , 长跪不起 , 掩面痛哭 。
音乐是需要共鸣的 。
只有亲身经历过孤苦 , 才能深切体会炳当年一手执二胡 , 一手牵着老伴在街卖艺的凄凉情境 。
阿炳是伟大的 , 但发现并抢救《二泉映月》使它能流芳千苦的人更伟大 。
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储师竹听完阿炳好友黎松寿无意拉起这首《二泉映月》激动的泪流满面:“这是呕心沥血的杰作呀 , 它不仅有丰富的个性 , 更有深邃的内涵 。
从此 , 《二泉映月》便饮誉于世 。
阿炳的琴声已成为遥远的绝响 , 但《二泉映月》却不会成为绝响 。因为它已经隽刻在每位对艺术 , 对音乐爱好者的心中 。

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生平经历  二泉映月作者

文章插图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谁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
华彦钧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 , 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 , 对音乐非常喜爱 。在父亲的教习下 , 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 , 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 , 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
年过而立之后 , 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 。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 , 随后患上眼疾 , 双目相继失明 , 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 , 生活十分贫困 。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 , 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 。
但才艺出众的阿炳 , 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 , 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 。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 , 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
扩展资料:
上了年纪的无锡人谈起瞎子阿炳时 , 心情总是很复杂 。一方面 , 相当鄙视阿炳的生活状态 。阿炳21岁时 , 死了父亲 , 开始主持无锡崇安寺北边的雷尊殿道观 , 但随即染上了旧社会的多种恶习 , 后来把道观做斋事的法器都卖了 , 生活无着 , 穿着邋遢 , 真是吃尽当光 , 行迹猥琐 。
30多岁时 , 身上毒病发作 , 无钱治疗 , 双眼都烂瞎了 , 成了瞎子阿炳 。另一方面 , 对阿炳的为人又很佩服 。
阿炳穷极潦倒 , 平时他身背琵琶 , 手提胡琴 , 由妻子拿根竹竿在前扶引 , 穿街走巷 , 卖艺演唱 , 自食其力 , 或是说唱当时发生的新闻 , 苦苦维持生计 。阿炳大骂过汉奸 , 对于国民党的利诱不为所动 , 是很有骨气的 。
阿炳小时学艺 , 十分认真、刻苦 。我听老人讲过 , 就是在夏天他也不间断 , 晚上蚊虫多 , 阿炳就把双脚伸进储水的瓮头里 , 避开蚊虫的叮咬 。他的二胡拉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 将胡琴放在头上他也能拉 , 还能模仿多种动物叫声、小孩哭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