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没有戴头盔( 二 )


在中国历史上 , 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 , 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 。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 , 与游牧民族混居 。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 , 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 , 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 , 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 。在秦人看来 , 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 。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 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 。秦人听说要打仗 , 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 , 根本就无所谓生死 。当时一个着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 , 奋勇向前 , 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 , 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 , 右胳膊下夹着俘虏 , 追杀自己的对手 。在说客绘声绘色的叙述当中 , 可怕的秦军令人不寒而罹 。在商鞅的着作中 , 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 , 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
在兵马俑坑 , 有一队士兵很特别 。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 。在整个地下军团中 , 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 。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 。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 , 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 重赏之下 , 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 。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式的陷队之士 。
“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 , 都要大量饮酒 。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经亢奋 。作战命令已经下达 , 战争即将开始 。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 。在这种时刻 , 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 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 , 这大概与长期喝酒有直接关系 。
再来看这些不戴头盔 , 护甲不多的秦军将士 , 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不顾性命的行为 , 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 。不仅如此 ,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 , 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 。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 , 却不注重装甲 , 这是全军的规定呢?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一种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 , 人们还只能进行推测 。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将这支军队带到了辉煌的顶峰 。但是 , 这个帝王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国力 。无论如何 , 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 。在秦军最后的日子里 , 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 。可能秦始皇的皇帝梦只能寄托在死后的世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