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 二 )




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
文章插图

两汉时期,从王充的《论衡》可以看到,十二动物的名称及其与地支相配的顺序逐步固定下来,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的搭配。
03墓十二生肖俑
另外,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唐宋之际,于墓葬中会经常随葬这样的十二生肖俑,他们顶着各种动物的头,穿着人的装束,又回归到了上古《山海经》时代的人兽结合体的模样,但此时却是动物的脑袋居于主导地位。


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
文章插图

关于他们在墓中的作用,学者认为,这些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它们分别置于墓室四角,东、南、西、北各3个,以鼠为始,以猪为终,按子南午北顺时针方向布置,旨在用它们轮流值班、守护墓主。


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
文章插图

但是,这种在墓中摆放十二生肖俑的习俗到宋代之后就不再盛行了,此时更具性价比的纸质明器逐渐取代了陶俑,但我们依旧能够看到这种古老文化的变种:即在一组元代或明代的十二生肖俑中,十二名文官是毫无争议的“人”,但是他们的手里分别抱着的却正是那12个生肖!


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
文章插图

【 动物|山海经:十二生肖源头,为何唐宋时期将它们变成墓中的工具人?】可以说,山海经中的山神崇拜,为远古先民带来精神上的寄托与幻想,即便到了后世,人们也依旧希望它们能够发挥余热,哪怕是呆在阴暗墓室的一角,也能让生者慰藉,逝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