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 二 )


被逼无奈的吴起又一次逃亡至楚国,为了报答楚王的收留之恩,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没几年功夫,使楚国迅速强大 。
如果说吴起的出逃是因为魏王不能知人善用引起的,那么孙膑出逃又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孙膑是鬼谷子的高徒,他当时大学毕业找工作,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去哪家公司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一打听,自己的同学庞涓在魏国,而且混的不错,级别很高,于是他一路找来,来到魏国,希望与同窗好友庞涓一起携手走上人生最高峰,书写辉煌人生篇章 。
但他过于相信同学情谊,而没有想到人性也有恶毒的一面 。忘记了害你的人,就是离你最近的那个人 。
孙膑到了魏国,是他人生噩梦的开始 。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从开始就设了一个局,将孙膑引到魏国进行迫害,处以膑刑 。
孙膑知道真相后,才开始装疯卖傻,找机会逃出魏国,来到齐国,并开始在齐国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 。
虽然身已残疾,但并不影响他开挂的人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使魏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齐国声威大震,取代魏国,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
孙膑入齐,魏国受致命打击,看来除了魏王不能善待能臣之外,魏国其它国家领导人也心眼很小,气度不大,喜欢窝里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说秦国人才接盘侠,人才的发扬地,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
相比于魏国的用人政策,秦国可就开明得多,从秦穆公起,就用五张羊皮换来换来百里奚,孝公开始,更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商鞅、张仪、范睢这几位王佐之才也都来自魏国 。
在《大秦帝国》小说里,公叔痤临死对魏惠王谏言 :“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又说:“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
可魏王偏是不听,根本不相信公孙鞅是个人才,也不相信公叔痤这个老糊涂的临终之言,让这位不世之材硬生生地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
公孙鞅在秦孝公《求贤令》的感召下,一路向西,来到秦国,被秦孝公任用为大良造,变法图强 。
【秦国领导层的魏国帮:若真心人才未必秦国一统】秦孝公和商鞅“青山松柏”走上了20年的变法强秦之路,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 。同时,也对魏国造成威胁,河西大战,检验了秦国变法的成果,也宣告了魏国噩梦的到来 。
商鞅的出逃,直接导致了变法强秦这一历史结果,等到魏王认识到商鞅是个人才的时候,他在知道自己的老臣公孙痤临死时说的话多么正确 。
如果说商鞅的事情能让魏国惊醒,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那也为时不晚啊!很可惜,魏国并未从骨子里认识到魏国的强大必须依靠人才 。
张仪就是一个例子,张仪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效忠母国也是最初的想法,虽然巧舌如簧,可是依然没有打动魏王 。
张仪离魏入楚再到秦,发挥特长,纵横捭阖,捣鼓出了相当不俗的业绩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魏国既割地于秦,又失信于诸侯,朝秦暮楚,依附大国度日 。
张仪的出走,用连横之法打破了六国的合纵策略,从根本上解除了六国对秦国的危害 。魏国留不住人才也成为一种惯例 。
有了商鞅和张仪的教训,魏国还是不清醒,接着又放走了范睢 。和张仪一样,范睢也是魏国人 。
范睢最早是魏大夫须贾的舍人,因触怒须贾和丞相魏齐,几乎被打死,扔至茅厕 。和孙膑的处境有点相似 。
范睢死里逃生,辗转入秦,成为大秦国的丞相 。提出对内除三贵、强王权,对外远交近攻,大大加快了秦兼并战争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