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田之路 杨博 实习生 钟坤靓
两辆大货车,一辆拉着测绘装备,一辆拉着野外生活物品,向着无人区进发。他们的路程,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到了2022年;他们的脚印,遍布了沙漠、山川、高原。从简单的望眼镜、标尺、指南针,到现今的卫星接收仪器,不变的是用一步一个脚印,去测量祖国的山山水水。
随着四川五大山峰测量工作的开展,大地测量队员这个职业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封面新闻对话测量队员,带大家了解这个“去没人去过的地方”的职业。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高原上的测量:
风雪中守住卫星信号 靠一张电热毯取暖
大地测量高原作业一般都选择在夏季,因为夏季高原的气温相对较高,氧气相对充足。但四川五大山峰测量工作任务繁重,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兵分五路,在深冬时节前往贡嘎山、四姑娘山、仙乃日山、雀儿山、格聂山。
程丕和邱东平在贡嘎山测量组,当地海拔3500米以上,气温早晚都在零下15度左右,中午有1度左右。由于当地是旅游淡季,乡上住宿的地方取暖设备也很简陋。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晚上取暖就靠一张电热毯,我前三个晚上都没怎么睡着,气温太低了。”程丕穿的衣服根本顶不住,风来的时候很刺痛,他临时买了个帽子抵挡寒风。
【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每天早上7点过起床,驾驶员先把车子预热,大家开始准备早餐。等到天亮了,能够让测量仪器看得到标尺,测量队员就前往测量点开始作业。
点位是出发前内业人员确定的,“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有一个影像,那个影像上确定的位置,我们要在实地上把它找到,然后就确定。还要看周边的环境是否满足我们的测量条件”。
邱东平说,测量要求的点位能不更换更好,因为测量位置直接影响到数据的精度。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正是秉承着对精度的要求,测量队员必须承受野外作业的不确定因素:点位在哪里就在哪里测,有些点位就在一些地形险恶的地方。“我们这次很多点位都在雪地里,要花至少4个小时我们就要守着仪器。”
这次五大山峰测量,每个点位要求是不少于4个小时,队员们找准点位架好仪器后,需要看住仪器,防止大风、偶尔过往的行人和牲畜破坏了仪器。如果仪嚣坏了,测量数据就得从零开始,重新再来。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程丕
无人区的测量:
有房子住就不算苦 扎帐篷守仪器是常态
不过,对于这次五大山峰测量的体验,队员们都说“不是最辛苦的”,他们笑称至少这次住的地方是房子。对于大地测量员来说,去没人的地方测量是常态。
在雪地里守住卫星信号,需要几个小时。程丕说,这个算短的,有的测量项目需要四天四夜,吃住睡全在点位上,只能吃干粮。去的地方大多海拔高、气温低,遇到下雪的时候,帐篷就埋进去一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封面新闻|大地测量队员讲述用脚丈量祖国山水: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要先去
文章插图
邱东平
邱东平当年报考大地测量专业的初衷,是想看看壮美的大地山河,从业以后,才知道是真的“苦”。
1993年,大学毕业后邱东平被安排去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城,给钻井队建控制网。到新疆坐火车坐了几天几夜,工作全部都是在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