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二 )


“能够再赴太空 , 内心仍然很激动 。”费俊龙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他无比期待“游”入宽敞舒适的太空家园 , 无比期待和神舟十四号乘组在太空相会 , 也无比期待走出舱外 , 漫步太空 。
邓清明:“宁可备而不用 , 决不用而无备”
2022年11月28日 , 身着蓝色航天服的邓清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面带微笑 , 信心满满地回答采访人员提问 。
这是他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 。不同的是 , 这次是他成为航天员后首次以主份的身份在这里亮相 。
为了这一刻 , 他整整等了24年10个月 。而当年并肩进入航天员大队的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 , 8人圆梦太空 , 5人早已停航离队 。
56岁的邓清明说:“逐梦苍穹的路上 , 我从没想过放弃 。”

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文章插图
↑邓清明准备参加训练(2022年3月28日摄) 。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1998年1月5日 , 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其中一员 。几年刻苦训练后 , 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 。
可当时 , 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 , 飞天的机会寥寥无几 。在隔几年才会到来一次的任务面前 , 所有航天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和选拔 , 按照综合评价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 。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相差不大 , 甚至只有零点几分 。
而就是这细微的差距 , 一次次让邓清明与飞天失之交臂 。但每次任务结束后 , 他都要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归零” , 重新迎接新的挑战 。
“在飞天逐梦的道路上 , 不管如何艰难 , 我从未想过放弃 。”邓清明说 , “无论主份还是备份 , 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
2013年 ,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 , 邓清明作为“备份”马上收拾行李 , 准备回京给天上的战友做支持工作 。这时 , 任务总指挥长走了过来 , 用拳头在他们3名备份航天员肩上轻轻捶了两下 , 又竖起大拇指 。
邓清明说 , 这是一种信任 , 是一种肯定 , 更是一种激励 。
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文章插图
↑邓清明(左)和张陆在组合体模拟器内训练(2022年9月20日摄) 。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第二年 , 5名战友停航停训 , 离开了航天员大队 。从那时开始 , 邓清明便成了我国首批航天员中唯一一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然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现役航天员 。
备战神舟十一号任务时 , 邓清明和航天员陈冬分在了一组 , 参加为期33天的地面组合模拟验证1:1试验 。
33天 , 两个人几乎与世隔绝 。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 , 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 , 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全部内容 , 其中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 。
最终 , 邓清明和陈冬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 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 为正式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
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文章插图
↑邓清明参加人船联试(2022年3月28日摄) 。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遗憾的是 , 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最终人选确定 , 邓清明再一次与飞天无缘 。
得知结果的那一刻 , 邓清明心里五味杂陈 。在他看来 , 这可能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 也极有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
发射任务结束后 , 他回到家 , 打开房门 , 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 。妻子和女儿说:“欢迎英雄回家 。”
看到这一幕 , 邓清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 低头走进卫生间 , 打开水龙头 , 在“哗哗”的水流声中 , 对着镜子哭得酣畅淋漓 。之后 , 他又洗把脸 , 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饭桌前坐下 。
这时 , 一直等在桌边的妻子对他说:“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 你值得我尊敬 , 也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