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2022分析 世界经济形势 2022世界经济形势( 二 )


二、2021年全球宽松政策环境可能延续
【世界经济形势2022分析 世界经济形势 2022世界经济形势】疫情暴发后,各主要经济体均出台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主要经济体仍有望继续实施宽松政策,短期内政策难以大幅转向 。宽松政策背景下全球再通胀预期有所增强,IMF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将为1.3%,高于2020年0.7%的水平,但仍低于目标通胀水平,宽松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
第一,美国推动新一轮应对疫情财政支持政策 。美国应对疫情财政支持政策总额已近4万亿美元,目前正加快推动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财政支持政策,将主要用于抗击疫情、为居民提供纾困补贴、支持中小企业和州政府 。同时,货币政策将保持较为宽松,美联储2020年12月议息会议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0.25%的水平不变,每月将增持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债券 。宽松政策环境下,美元贬值预期增强,美元指数自2020年年初的99左右下降至目前的90左右,黄金等抗通胀资产价格明显上涨 。
第二,欧盟和日本进一步扩大宽松政策支持力度 。欧洲疫情走势不容乐观,各国普遍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政策规模已分别占其GDP的20.9%、39.1%、37.9%、17.7%、25.8% 。欧盟层面财政刺激规模达其GDP的10.7%,并于2020年12月正式通过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新一轮应对疫情财政支持计划,包括3900亿欧元的无偿赠款和3600亿欧元的低息贷款 。欧洲央行长期维持零利率,近期将应对疫情资产购买计划延长至2022年3月,并将其规模由5000亿欧元扩大至1.85万亿欧元 。日本政府前期财政刺激政策总额已占其GDP的35%,并于2020年12月进一步推出总额达73.6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占其GDP比重达13.1%,包括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延长前期应对疫情优惠贷款期限,推动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 。此外,日本央行也将延续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 。
第三,新兴经济体更加注重发挥宽松货币政策作用 。受自身财政能力制约,新兴经济体财政刺激规模相对有限,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政策规模分别占其GDP比重的7%、14.6%、3.4%、9.6%,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 。在货币政策空间相对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降息、资产购买等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分别降息115、125、175、2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0%、3.0%、5.25%、3.5%,在美联储等全球主要央行宽松预期较强的情况下,未来新兴经济体利率水平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
三、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制约世界经济复苏
目前全球疫情走势不确定性仍然较强,疫情冲击带来的各类衍生风险不断凸显,各国刺激政策力度受宏观负债水平攀升较强制约,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疫情中进一步暴露,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强风险挑战 。
第一,各国疫苗接种差异可能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不平衡性 。北半球进入秋冬季后,全球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超过1亿人,死亡人数超过215万 。疫苗接种速度对控制疫情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目前全球疫苗产能尚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受疫苗供给、运输条件、接种能力、接种意愿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人群接种情况可能明显分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同步复苏 。高收入国家预计可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重点人群接种,有助于助推经济复苏 。中低收入国家普遍面临疫苗供给不足挑战,存在疫情持续蔓延较高风险,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接种至少需要到2021年年中 。IMF预计,如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再度恶化,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较基准情景再下调0.75个百分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发展的南北差距将随着疫情扩散和低迷增长而呈扩大趋势 。
第二,全球债务持续攀升加剧国际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 。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基准利率均已为负利率或零利率,宽松货币政策主要依赖资产负债表扩张,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较大,将制约进一步扩张空间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疫情前的约4.2万亿美元升至约7.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占美联储总资产的60%以上,财政赤字货币化趋势已经显现 。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从疫情前的4.7万亿欧元左右升至目前的7万亿欧元左右 。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从疫情前的约573万亿日元升至目前的700万亿日元左右,已经达到其GDP的130% 。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快速攀升 。发达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规模较大,当前普遍面临财政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的较强压力 。202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3.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6%,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惠誉评级已将美国主权信用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财政刺激政策空间将趋于缩小,2021年、2022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分别为8.6%、6.1% 。IMF预计,到2021年年底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将达到GDP的125%,达到历史最高点 。部分新兴经济体存在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资源出口和旅游业,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平衡受疫情影响较大,前期已经存在的债务问题更为突出 。IMF预计,到2021年年底新兴经济体政府负债将达到GDP的65% 。2020年以来,阿根廷、厄瓜多尔、赞比亚等国家已经发生主权债务违约 。居民偿债压力持续加大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家庭债务占GDP比重达62.8%,处于历史高位 。疫情导致失业率高企,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未来纾困政策逐步退出,居民债务违约风险可能大规模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