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浦东机场“大白”转运人口述实录

最近,疫情再次牵动了人们的心。在浦东机场,一群守护“东大门”的“大白”们轮番上阵,承担起闭环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今天,采访人员采访了刚刚从浦东机场结束转运任务的志愿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校副校长孙晓青。作为浦东机场转运工作第48轮第2战队的指挥,她口述实录了和其他志愿者共同度过的特殊时光。
图说|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浦东机场“大白”转运人口述实录
文章插图
图说:浦东机场转运志愿者 受访者供图
“平安夜”不平常
2021年12月16日,我接到通知,抽调我为第48轮浦东机场转运志愿者。我迅速处理好手头工作、整理好行装,12月24日一早赶赴驻地报到,测体温、做核酸检测之后参加了动员培训。我是一名心理教师,也是本轮所有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0后”,这次参加的教育系统志愿者还有两名年轻的“90后”教师。从教30多年来,我一直被称呼为老师、先生、教授等,“战队指挥”是第一次,既新鲜又有点压力。
加入机场临时党支部,我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通过培训,“前辈”们总结出的《接送转运流程图》,让我迅速了解工作流程及细则,投入到机场转运工作的实战中去。我所指挥的2战队是当天晚上第一支上岗的队伍,于晚上6时40分从大本营出发,去浦东机场投入转运工作。
“防护第一,精准转运”,这是指挥部对我们提出的工作要求。当晚刚好寒流来袭,为了避免感染,转运大巴及浦东机场不允许开空调,穿防护服闷热里面衣服也不能多穿,所以大家都被冻得瑟瑟发抖。等到任务结束,深夜在户外凛冽的寒风中脱下防护服时,尽管冷到不行,我们仍坚持每一步有条不紊的操作,每操作一步就要用酒精凝露洗手一次,直到最后手指逐渐麻木……
图说|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浦东机场“大白”转运人口述实录
文章插图
图说:“大白”志愿者孙晓青(右) 受访者供图
一束光照亮了回家路
在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中,正好赶上圣诞节、春节回国潮,很多人希望能在春节前结束隔离阖家团圆,所以境外回来的旅客多了不少。仅我们来自浦东教育系统的抗疫“三人团”就完成了22班的交替上岗,发车34次,转运460多名入境旅客。我根据每天公布的数据估算了一下,我们服务期间约接待了近50名后来确诊为阳性的境外归来人员。
过去我看到“上海发布”公布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字、“闭环管理”并没有明显感受。亲身经历后,我才真正理解到闭环管理背后,有无数人通宵达旦的付出,指挥部、出入境管理人员、机场工作人员、车辆调度人员、大巴司机……
在机场转运中会发生各种状况,我发挥心理特级教师的专长与旅客充分沟通。比如,有些外籍人士对集中隔离政策不理解,我一路上用英语与他们交流、解释上海的防疫政策,让他们理解并乐意接受安排,不影响浦东乃至上海在他们心目的形象。有癌症病人需要家人陪护的,有婴儿需要母亲哺乳的……我们尽量在防疫政策范围内,和隔离点事先沟通,对特殊情况给予人性化的安排,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在我看来,这里既是防疫“战场”,也是窗口,一个妥帖的安排能带来一份浓浓的情谊,让长途跋涉的入境旅客感受到暖意。
虽然和旅客相处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但不少人都对我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有的台湾同胞主动和我们合影,有孩子为我们手绘大白图……这些都是我们付出最好的回报。
“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浦东机场16工作区内,张贴着幽默诙谐的小林漫画,连同身穿“大白”的我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旅客们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