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_原题为: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 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文章插图

(见习采访人员田佩雯、通讯员刘丹)1月18日,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一笔7800万元的捐赠。捐赠来源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位匿名校友,捐赠将用来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今年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100周年,出于感激当年武汉大学对学生的关爱和培养,这位校友决定把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匿名捐赠给母校。为表达向其恩师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余先觉的敬意,他将捐赠项目命名为“余先觉生命科学教育基金”。据了解,该基金每年将支出400万元,用于支持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人才引进项目、学生奖助学金等,其中,对被纳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的本科生提供大学四年全额学费。
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文章插图

1月7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组织线上会议,老校友在线上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院党委书记姜星莉商讨捐赠项目运行等问题。会谈过程中,该校友提到,余先觉先生的三件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放进取的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机会支持学生的发展;兼容并蓄的精神,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对祖国浓烈的热爱。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表示,这位匿名校友也不是什么大富翁,他把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大部分捐给了母校,令人感动。
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文章插图

余先觉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湖南长沙人。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决然于1949年10月辗转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历任武汉大学教授、生物系遗传教研室主任,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80年以来,对淡水鱼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并获得成果,主编《遗传学》,撰有《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之研究》等论文。
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
文章插图

余先觉老先生的孙女余丽一直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她说,爷爷的学生们跟家里一直都有联系,所以这位匿名校友捐赠是直接跟她联系的,她觉得很意外,也非常感动。“我和妈妈之前还劝阻过,但这位校友说这是他多年的夙愿。”
“这位匿名捐赠的校友是我的学长,听说这项义举我也很激动,他绝对是受到余老师的影响,这就是典型的余老师的学生!”作为余先觉招收的唯一一名博士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荣家说,1992年,他进入武汉大学跟随余先觉从事博士后研究时,余老已经80多岁。余老曾专门跟他谈话,叮嘱他要先做好人,再做科研,“可以说,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当时,武汉大学生物(遗传)学博士后流动站条件很艰苦,许多研究几乎是从零开始。余先觉给了周荣家非常大的自主权,允许他在鱼类遗传学的框架内自由发挥,“老先生做人非常低调,但是学术做得非常好。他跟我说,做人一定要有开创精神,这对我的学术道路影响很深。”
【 学院|武大一校友匿名向母校捐赠7800万元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项目以恩师之名命名】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