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逃跑宰相,与文天祥同朝却无一点名族气节( 二 )


元军此时直逼临安 , 南宋情势危急 。大权在握的陈宜中不积极组织力量抗元 , 反而跟左丞相王爚内斗 , 宋恭宗年幼 , 谢太后(宋理宗皇后)无奈只得调和二者关系 , 将陈宜中任命为左丞相 。这时 , 南宋兵败焦山的消息传来 , 历史重演 , 太学生又向朝廷上书 , 不过这次被弹劾的人成了陈宜中 。
太学生上书陈列陈宜中过失数十条 , 说陈宜中“指授失宜 , 因以败事” , 甚至说出“恐误国将不止于一似道矣”的话 。陈宜中一气之下 , 撂挑子不干跑回家了!谢太后孤儿寡母 , 特别倚重陈宜中 , 一看人跑了 , 惊慌失措 , 忙下令逮捕上书的太学生 , 罢免王爚 , 派人向陈宜中的母亲说好话 , 好不容易把陈宜中劝了回来 。第一次逃跑 , 以升任右丞相作罢 。
四、第二次逃跑
回来后的陈宜中着手抗元 , 调派夏贵守临安城 , 并在城中招兵 。1275年 , 元军攻破常州 , 占领独松关(此处是临安的西北关隘) , 而临安城下只有文天祥的勤王兵3、4万人 , 城中人心惶惶 。硬拼希望渺茫 , 陈宜中只好派人求和 , 结果元军将领伯颜说:“你们宋朝就是从小儿之手得到的天下 , 如今从小儿之手失掉 , 也算天道轮回 , 不用多说!”一句话把使臣怼了回来 。
陈宜中不甘心 , 再派陆秀夫前往元营 , 请求称臣纳币 , 甘愿当侄孙 , 如此卑躬屈膝也没讨来伯颜的好脸色 , 仍是一口拒绝 。对打无力 , 议和谈崩 , 陈宜中想到了迁都 , 这在当时也不失为保全朝廷的一种办法 , 而谢太后不允 。陈宜中好说歹说 , 在朝中一把鼻涕一把泪 , 总算把谢太后说动了心 , 最后却因为仓促之间出错 , 错过了时机 。
1276年初 , 元军进驻臬亭山(临安东北郊) , 临安城里乱成一片 , 朝中大臣再也无心上班了 , 也顾不上什么皇帝太后 , 纷纷卷着家财 , 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谢太后看到大势已去 , 只得派临安知府 , 以恭宗的名义奉传国玉玺及降表 , 到元营向伯颜请降 。
伯颜却对降表表示不满 , 指名宰相陈宜中来面谈投降事宜 。谢太后召陈宜中前往 , 陈宜中知道推托不掉 , 便领一行人往元营去 , 没想到一出临安城 , 陈宜中竟然丢盔弃甲 , 一路跑了!谢太后知道后 , 怒不可遏 , 但终究没有办法 , 只得又派文天祥前往议和 , 文天祥义正辞严、针锋相对 , 被恼怒的伯颜拘捕 。
陈宜中第二次逃跑后 , 1276年二月 , 元军进入临安 , 三月 , 恭宗、谢太后及皇宫数千人被元军押解北上 , 此时 , 南宋实际已然灭亡 。按理说 , 事不过三 , 可陈宜中偏偏还有第三次逃跑 。
五、第三次逃跑
谢太后献上降表之前 , 曾封恭宗之兄赵昰为益王 , 制福州 。就在投降前夜 , 赵昰与其弟赵昺(即后来的宋怀宗) , 还有一些皇室之人逃离临安城 , 经婺州、温州 , 赶往福州 。在温州时 , 得以与及时赶来的张世杰、陆秀夫会合 。就在温州 , 陆秀夫把逃回老家的陈宜中又给“挖”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