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不为人知的一面:科举比唐朝公平文人有担当( 二 )


我们试以科举制度为例 , 看看宋代的“立纪纲”与“召和气”相辅而行的具体做法 。“立纪纲(纲纪)”是订立制度 。“召和气” , 指的是能够感召天地 , 使万事万物充盈着雍睦和谐的自然之气 。
唐代的考生 , 考前常把作品送给达官贵人乃至主考官员去看 , 得到推荐、受到赏识的考生有更多被录取的机会 。宋代科举考试发展出弥封(糊名)、誊录等技术操作办法 , 使得主考官员即使有心照顾 , 也难以操作 。苏轼任主考官那年 , 恰有一位门生参加科举考试 , 大家都觉得是天赐良机 。但到拆号张榜 , 门生却榜上无名 。
欧阳修称宋代的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 , 至公如权衡” 。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缺乏家世背景的平民 , 若能脱颖而出 , 则得以进入仕途 。欧阳修4岁丧父 , 买不起纸笔 , 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 。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 , 坚持学业 。《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是科录取进士601人 , 其中官僚出身184人 , 平民出身417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士大夫政治:敢当天下事他们认为 , “天下”者 , 是中国的天下、群臣的天下、万姓的天下 , 而不是皇帝的天下 。对于这一“天下” , 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
在中国历史上 , 儒家文化虽然一直占主导地位 , 但儒学的传承者作为一个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 是直到北宋才产生的现象 , 被称为“士大夫政治” 。
公元1004年 , 辽军打到澶州 , 有大臣建议退到四川 。宰相寇准挺身而出 , 建议御驾亲征 。皇帝勉强北上 , 但不想再去北城 , 感觉至少还有黄河天险 。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在寇准支持下 , “急麾卫士进辇 , 上遂幸北城” 。前方军士看到龙旗都欢呼起来 。当时 , 辽方大将萧挞览被宋方射中阵亡 , 影响到士气 , 双方决定议和 。
真宗的底线是不放弃祖宗留下的土地 , 银绢数额则以100万匹两为限 。寇准命令曹利用不许超过30万 。曹利用“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 。这一数额对宋代财政影响如何?河北在和平时期开设宋辽间的贸易榷场 , 官方所收商税 , 通常可达四五十万匹两 。
范仲淹认为 , 一切为天下、国家、社稷考虑 , 而非唯唯诺诺听命于皇帝 , 叫做大忠 。“天下”者 , 是中国的天下、群臣的天下、万姓的天下 , 而不是皇帝的天下 。对于这一“天下” , 士人都有一份深切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他们很多人既是政治家 , 也是经学家、文学家、实干家 。他们的追求 , 被概括为“内圣外王”:内心要达到圣贤的道德修养境界;在天下社会建设一种王道的秩序 。当时的士大夫“开口揽时事 , 论议争煌煌” , 正像陈寅恪先生所说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之一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神宗倚重王安石推行新法 , 王安石性情刚烈 , 往往辞色俱厉 , 而皇帝竟也改容欣纳 。王安石与朋友相处 , 也是信守原则 。他和司马光曾是亲密的朋友 , 但随着新法推行 , 两人分歧严重 , 终于分道扬镳 。王安石具有高深的文学造诣 。苏轼在道教宫观西太一宫看到王安石题壁诗:“柳叶鸣蜩绿暗 ,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 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 , 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 , 欲寻陈迹都迷 。”不禁“注目久之” , 道:“此老野狐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