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破时洪秀全为什么不逃?坐等天兵( 二 )


1863年2月27日 , 李秀成率领大军北上 。太平军攻克浦口和江浦 , 再次掌握了天京北面门户 , 打通了与江淮、皖北间的重要通道 , 使得皖北江淮战场和天京战场连成一气 。
按预定作战计划 , 李秀成率部转战皖北的战略目的是占据皖鄂要冲 , 与扶王陈得才部会师 , 在长江中游荆楚地区牵制下游湘军 , 以解天京之围 。不料 , 由于受到 连年兵灾 , 安徽各地民生艰难、粮食缺乏 , 其时又是青黄不接之时 , 太平军就地取食难以维持 , 被迫放弃原定作战计划 。湘军一路围追堵截 , 步步紧逼 。再加上捻军 张乐行部已被清军击败 , 军威不振 。扶王陈得才部亦立足不住 , 退回陕西 。北进与陈得才部、张乐行部会师的第一个战略步骤基本无法实现 , 使太平军西进皖鄂、接 通中原、回马荆楚的战略意图陷入绝境 。
北部没有了后顾之忧 , 清军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南面来 。6月13日 , 曾国荃军在雨花台发动攻势 。天京局势危急 , 洪秀全急令各军回援天京 。
1863年6月1864年7月天国终结
拿下九洑洲 , 曾国藩判断战机已成熟
1863年6月 , 就在天王诏令李秀成回师渡江之时 , 湘军紧缩了江北包围圈 , 率先攻克江浦、浦口 , 再攻九洑洲 。
九洑洲当时是天京北侧紧靠北岸的江中岛屿(现已与北岸相连) , 既是控制长江天京上下游水上交通的锁钥 , 又是天京北方门户 , 是天京与北方战区的陆上战略 通道 。李秀成北进大军南渡回师时 , 正值初夏 , 长江发大水 。太平军南渡困难重重 , 死伤惨重 , 溺死者数以万计 , 未来得及过江的太平军只得栖身九洑洲 。九洑洲被 江水淹没 , 一片汪洋 。湘军水陆协同 , 轮番攻击 , 于6月30日对九洑洲发起总攻 , 并最终取胜 。至此 , 长江北岸太平军各要点完全为清军占领 , 长江南北通道和上 下游江面完全被湘军控制 , 天京的水上粮道完全被截断 , 城内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 。曾国藩判断形势 , 战场主动权已向清军倾斜 , 确信围攻天京的战机已经成熟 。
苏州、天京同时告急 , 李秀成疲于奔命
形势万分危急时刻 , 天京城内依然无法凝聚一心 。6月28日 , 李秀成还离开天京赶往苏州 , 此时淮军已直接威胁苏州城 。6月30日 , 九洑洲失陷 。洪秀全催逼李秀成返京 。李秀成再度折回 。
7月16日 , 曾国荃率军开始进攻天京城东南的印子山 。7月19日夜 , 湘军在三更时趁着夜幕进攻山顶石垒 , 凌晨时攻下山顶 。22日 , 李秀成率领洋枪队万 余人再次反攻印子山 , 双方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 最后太平军失利而退 。湘军又趁势前出占领了七桥瓮 , 离通济门的城垣不足3里 。
8月6日 , 李秀成组织天京守军再次出城反击 , 均以失败告终 。14日 , 李秀成再次组织太平军反击城北清军 , 以西瓜炸炮猛攻下关刘连捷营垒 , 又败 。此时 ,  苏州战场也频频告急 。李秀成要求回苏 , 洪秀全坚决不准离京 。李秀成再三恳请之后 , 洪秀全要他“助饷十万” , 方准东去 。李秀成马上变卖自己的各项财产 , 凑齐 了10万保证金 , 换得了40日“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