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听,海宁5位警察的温情故事|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中国人民警察节

有的路注定充满风雨,有些人必须勇往直前,他们永远是闪烁在大街小巷的红蓝车灯,是24小时从不断线的报警电话,是亲人眼中经常缺席的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走近身边的警察群体,听一听戎装背后的温情故事。

一起来听,海宁5位警察的温情故事|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中国人民警察节
文章插图

社区民警朱国忠:收藏警用皮鞋15年 提醒自己关键时刻要冲得出去

一起来听,海宁5位警察的温情故事|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中国人民警察节
文章插图

朱国忠是海宁袁花派出所的一位社区民警,从警17年来,始终扎根在基层,整日奔忙于企业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的“国忠师傅”,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刑侦生涯。这得从朱国忠一双收藏了15年的警用皮鞋说起。
鞋子的故事发生在2006年初的一个凌晨,那时朱国忠刚参加公安工作两年,因辖区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他和同事被安排在重点路段设卡,排查过往车辆和人员。这时,一辆未开车灯的车辆驶来,看到设卡民警,司机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速驶离,车轮还压到了其中一名同事的脚,此人明目张胆冲卡,必须将其抓获。
朱国忠二话不说发动警车与同事一路追踪,当追至一工地时,逃跑车辆因爆胎无法前行,男子弃车而逃,一路小跑翻越过了一处围墙,朱国忠也下车冲了出去,跟着翻墙一跃而下,突然,他感到一阵钻心的疼,但他知道不能停下,继续忍痛追赶,最终与同事一起将该男子抓获。经查,男子涉嫌违法,因害怕被查才冲卡逃跑。
直到将人抓住,朱国忠脱下鞋子一看,才发现,鞋后跟的地方扎着一枚两公分长的钉子,钉子扎进脚底,渗出的鲜血把袜子和鞋底都染红了。“当时根本没顾上,一心想着不能让人逃脱。”朱国忠事后回忆。
这双鞋子朱国忠一直保存着,他说鞋子可以提醒自己,这就是警察该有的样子,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永远要记得关键时刻要冲得出去。
【 一起来听,海宁5位警察的温情故事|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中国人民警察节】户籍民警沈建芬:户籍工作的“教科书”

一起来听,海宁5位警察的温情故事|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中国人民警察节
文章插图

沈建芬是一位户籍民警,海宁公安所有窗口工作人员都亲切地叫她一声“建芬阿姨”,这声“阿姨”既因为沈建芬从警已有30多年,也因为,大家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户籍工作的“教科书”。
在沈建芬的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身份证是所有证件的母本,户籍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个认知,源于多年前她遇到的一位群众。
那天,沈建芬在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你是公安局办户口的地方吗?我的身份证号跟以前的不一样,我驾驶证换不了,你能帮我开个证明吗?”沈建芬经过核查后,发现这名群众第一张身份证号是“3304”开头,而换领的身份证变成了“3301”开头。“3304”是嘉兴的区划,“3301”是杭州的区划。但是他没有户口迁移记录,怎么会行政区划变了呢?原来是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把“3304”录成了“3301”,弄清情况后,沈建芬立即给他开具了证明,他拿着证明很高兴地走出了办公室。
但是,他突然又回来了,小心翼翼地问道:“我能把这张证明塑封一下吗?”这简单的几个字,让沈建芬差点眼泪掉下来。“他要塑封一下,说明在太多的场合需要用到这张证明,你看,我们工作人员一个小小的失误,给他带去了多大的麻烦!”沈建芬说。
从此之后,沈建芬一遍又一遍把这个经历告诉每一位窗口工作人员,要求大家必须每天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完成每一笔业务。“如今,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2021年我们办理的4.9余万张身份证,准确率达到了100%。”沈建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