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拐80年,耄耋老人终于回?到河北老家!几经波折令人落泪( 二 )


岁月无波澜,但对家乡的渴盼,与日俱增,心潮难平。
寻家:乡关在何方
“我要回家”,在李爽看来,外公的念叨说给子辈听,后来也说给下下一辈听。李爽是刘召喜四女儿的女儿,看到老人寻家心切,一大家人也都在想能做些什么。
“之前是老爷子总念叨,但是碍于生计,奔波忙碌,只是托人打听,因为以前记得是姓李,地址也记不清,直到2017年无意中看到倪萍主持的节目《等着我》,才想到可以求助媒体和网络,就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填写了寻亲信息。没想到马上就有志愿者联系我了。”
一则寻亲信息,让志愿者们不遗余力地展开寻找。
2017年2月28日,志愿者反馈,经过查找和分析,山东临沂未找到疑似信息。
同年3月5日,根据“李传X”查询,志愿者又实地走访了临清和德州,但始终未找到疑似家庭。
2019年12月,山东冠县找到疑似家庭,但经DNA比对,依旧遗憾收尾。
2021年1月16日,志愿者放飞心情发布抖音寻亲,补充了新的照片。
同年10月19日,网站协调采血。
12月6日,志愿者糊涂哥反馈两条信息,进行求证、引导家寻登记,并采集DNA。
12月16日,志愿者糊涂哥反馈,叔侄DNA成立。
至此,历经四年追寻,家乡最终明晰定位于邢台威县鸭窝村,老人的李姓也改为姓金。刘召喜也多了一个名字,金传双。
那一天,刘在林先接到电话,喊了一声从床上跳了起来,而后通知了姐姐和哥哥们,而为了避免老人过于激动,大家又非常婉转地告诉了老人这一消息。老人长时间激动得不再言语,而他的儿女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掩面而泣。
而这一天,家住邢台威县常庄镇鸭窝村的金善文,则通过微信得到了比对成功的好消息,“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金善文说,父亲那个年代,也多次试图找寻过叔叔,但那时的条件不允许。父亲临终时,又交待过后人,希望继续寻找。
“对我们这个三十一口人的大家族来说,这是比过年都重大的事情,一听到志愿者那边告诉我们找到了亲人的消息,我们全家立刻召开家族会议,商量都谁去,哪天去。对我们的意义也很重大,找到根了,又多了亲人了!知道我们真正的姓氏了!”李爽如此描述这个大事件。
在刘召喜最小的儿子刘在林看来,家乡一度是个很飘渺的概念,总感觉家乡临水,在潮涨潮落中,家乡忽而出现,忽而消失。如今,他们真实地踏上家乡故土。

老人|被拐80年,耄耋老人终于回?到河北老家!几经波折令人落泪
文章插图

回家:最温暖的路
威县的鸭窝村如何被记忆成山东临沂(临清)压虎村?
据当地老人介绍,现在威县有一部分区域解放前属于临清,即飞地(指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相连的土地),鸭窝村所在地常年积水,人们在此养鸭,村名鸭湖。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村庄渐大,鸭只渐多,又更名鸭窝。1926年曾改为鸭河。新中国成立后,复改为鸭窝。
而鸭窝二字,在当地的发音就是yahu。
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糊涂哥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他最初是听一位临西的老人说,威县有个村叫压虎(音)村,他随后和其他志愿者查遍了威县所有村名,没有压虎村、鸭湖村、雅虎村。最后通过多方周折,查找祖源,才确定是在鸭窝村。
而传递给糊涂哥消息的则是来自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干警们,经悉心研判,他们将范围一再缩小,并成功比对了老人与一位金姓后代的DNA,最终将家乡指向威县方向。
至于李姓的残存记忆,在侄子金善文看来,叔叔的记忆或许是对的,因为听父亲说过,叔叔曾被过继给邻村李姓人家,后来叔叔跑了回来。那段经历或许让叔叔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