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命|“只想救条命,没想到还能自由行走!” 近半年努力让他获新生

“我弟弟的命,是乐清市三医的专家团队抢救回来的,这种感激的心情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近日,来自乐清市柳市镇的谢先生为了表达谢意,特地从上海赶到乐清市融媒体中心,向采访人员讲述了在这近六个月时间里,在其弟弟谢小弟(化名)身上,上演了一场“生死接力”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谢先生多次眼眶发红,激动不已。

条命|“只想救条命,没想到还能自由行走!” 近半年努力让他获新生
文章插图

救护车驶进了乐清市三医
事情还得从2021年6月30日说起。当天凌晨,一直在上海经商的谢小弟突然头痛呕吐,十分厉害。家人当即将谢小弟送往上海一家医院抢救,经CT检查,发现其脑部大面积出血,且出血量已达129ml。而根据临床有关资料显示,若脑部出血量大于85ml,就已非常严重。
不仅如此,谢小弟早些年还患有尿毒症,也已是中晚期,长期在做血透。上海专家们一致认为,谢小弟唯一的抢救方案就是做开颅手术,但存在很大的风险,存活可能性很小,建议家属慎重考虑。不甘心的谢先生连夜通过朋友将CT经微信发给另一位上海专家,得到的是相同的结论。
万般无奈之下,谢先生含泪叫了辆救护车,将其弟弟运回家。“一路上,我让儿子坐在救护车上进行陪护。而我则四处打电话,嘱咐在柳市老家的亲人,让他们帮忙准备后事。”谢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分。
为了能让弟弟多些时日,谢先生在当天半夜联系到乐清市三医院长罗森坚,想让弟弟先到乐清市三医暂时缓一缓。罗森坚在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相关科室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并部署了相关方案。
“爸爸,叔叔虽然不会动,但他的手却一直紧紧拉着我不放。”谢先生的儿子在电话里说道,他的眼泪再一次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他一边流眼泪,一边给罗森坚又打了一通电话,抱着试试的态度询问市三医能否尝试救救自己的弟弟。
就这样,2021年7月1日7时多,这辆从上海来的救护车快速驶进市三医的大门。
接力抢救九死一生
当救护车驶进医院时,罗森坚带领着重症医学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肾内科主任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等候多时。
据第一时间接待的专家回忆,当时的谢小弟神志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巨大血肿,并已破入脑室系统,血肿量约100毫升,中线左移,脑肿胀明显。这种种症状表明,谢小弟生命垂危,而手术是抢救其生命的唯一希望。
但谢小弟患有严重的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凝血功能不佳,手术风险极大。“我决定,做手术!”谢先生回忆,对于弟弟的情况,他充分理解手术所存在的风险,但只要有一线生机,他都想试试看。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全力配合,立即将谢小弟推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随着手术灯的亮起,谢小弟的亲属们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每一秒都生死攸关,每个细节都决定成败,主刀医师黄永前在术中避开重要功能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完整清除血肿,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则全力配合,整整历经五个小时,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
术后的他瞳孔开始缩小,头颅CT提示脑部血肿也已清除,种种迹象表明,谢小弟暂时安全了,但其仍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据重症医学科主任郑友文介绍,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为此,他们科室的医护人员时刻关注。在术后的20多天里,谢小弟的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医生分析肯定存在出血,且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医生一边给他输血,一边查找原因。后来经过检查发现其后腹膜血肿,这在内科病人身上非常罕见。这可能与病人自身糖尿病,身体基础状态差,血管脆弱和凝血功能差有关。因设备原因,乐清市三医建议谢小弟转院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