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了李自成夺天下的机会却被手下给断送( 二 )


反观清军,在努尔哈赤,皇太极之时就有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要进军中原 。到了多尔衮时期依然坚定,时刻等待着入关的最佳时机,这时的李自成又逼走吴三桂,短期内无疑给清加大了砝码,主动权到了清之手 。
李自成的失误还表现在战略上的失败,他逼走吴三桂后急于进攻导致吴三桂被迫归降清,连清的多尔衮都多次怀疑有诈降,吴三桂的投清导致了历史力量与走势的倾斜,这也出乎了李自成的预料,反打李自成措手不及,在经历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一败涂地,退守西安 。
网络配图
试想如果李自成不急于攻打吴三桂,吴三桂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轻易投清,也依然可以成为抵抗清入关的帮助大顺军的间接力量,就算两者联盟,李自成也有足够的准备,正面的去应对,不至于被人偷袭的那么狼狈,胜负依然难说 。
1644年,对决者可以浓缩为两者——李自成与多尔衮,即天赋者与勤奋者的对决,而争夺吴三桂却又是那么的一波三折,对于天赋者来说他们的骄傲丧失了全局,而勤奋者在捡漏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接近了自己多年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勤奋者的成功=机遇+努力,天赋者的成功=与生俱来的运气+努力,而前者的成功更为宝贵,历史的幸运儿并非都如此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