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如何做到从家奴奋斗到正一品的( 二 )


李卫的其他几个儿子虽然没有太大的政绩,但是在官场上也算小有名气 。在清朝,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途径,而一些官员贵族的后代并不用去参加科举,直接通过祖上的封荫即可 。封荫就是一个人在朝廷中做了官员,然后他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在做官途径上享受朝廷的优待 。
李卫儿子们大多都是得到了李卫的封荫,乾隆是雍正的儿子,李卫为雍正立下了不少功劳,乾隆一直很体恤这位父皇的老臣,在李卫去世的时候,乾隆还派内侍送李卫的灵柩回乡安葬 。乾隆因为关照李卫,在李卫死后就将关照放到了他的儿孙身上 。
李卫儿子中,李星灿做到了州判的位置,虽然他做的官不大,但是他在州判的位置却留下了几个小故事 。古代的州判类似于现在地区一级的检察院院长与法院院长一职,主要管理辖地内的案件与纠纷 。
李卫后代
李卫是雍正时期的重臣,深得皇帝的信任,不仅李卫自己被封高官,连他的后人也被封为高官 。李卫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后来都成为了清朝的文臣武将,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清廷尽力,虽然没有他们父亲那么位高权重,但也算是小有名望 。
李卫陈列室
李卫后代中,他的长子李星垣做的官最大,最后做到了两广总督 。在清朝,总督是管理一个省份或两三个省份的文官,虽然是文官,但也管理着辖地内的军务 。两广总督是管理广东与广西两省 。
李卫的其他四个儿子也做了官 。他的四儿子做官到湖北督粮道,在古代,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因为那时候工业都是手工作坊,只有粮食的产量大,因此朝廷很重视各地的粮食运输 。督粮道就是负责管理运输公粮的 。
李卫后代中,到他孙子那一辈,虽然繁衍了很多人,但是做高官的很少,他的孙子们因为父祖的关系,得到了朝廷的照顾,在太学中成为了学生,虽然他们是在太学中学习,但是最后并没有取得多好的成绩 。
李卫后代后来有了很多人 。李卫去世后,乾隆皇帝派人为李卫在他的家乡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李卫被葬在那里,并修建了一座祠堂,用来纪念李卫 。后来,李卫后人为了看守李卫的坟墓,就搬到了李卫的坟墓旁边居住,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村子 。直到现在,这个村子里还有着很多李卫的后代 。